第405章 国丧(第2页)

  到了如今汉室,挽歌薤露已经成了丧葬礼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是在朝堂层面的正式场合,薤露的出现,过去只代表着一种情况。

  ——国丧。

  天子或太后、太皇太后驾崩之后的国丧······

  “赳赳武夫~”

  “国之干臣。”

  “——马邑一役,朕,痛失数千肱骨、臂膀!!”

  “国!痛失柱石、栋梁数千!!!”

  ···

  “穆穆天子,居于庙堂之高,处秦中之远;”

  “赳赳武夫,事于行伍之中,马革裹尸还。”

  “——呜呼哀哉!”

  “——呜呼!悲哉······”

  明显高亢到非凡人所能发出的声线,将周遭群众的视线迅速吸引。

  循声望去,便见少年天子身着孝丧,满面肃容,于御驾前室战的笔直;

  御驾两侧,是八个巨大的铜制喇叭,将少年天子仍带些许青涩的声线,尽量传的更远些、传到更多人耳中。

  而在御驾之后,于直道两侧夹道而立的朝臣百官,则都目瞪口呆的注视刘胜片刻,旋即便讳莫如深的低下头去。

  ——城楼上那三百童子,是太祖高皇帝曾喜爱万分,且保留至今,负责日夜于高庙吟唱的唱诗童子;

  大军班师,先举丧而将庆典延后,更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而天子亲出城门,身着孝丧相迎······

  “陛下这是······”

  “欲举国丧?”

  发现自己居然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公卿百官们都赶忙摇了摇头,将这个疯狂的想法甩出了脑袋。

  ——怎么可能?

  国丧,那是天子礼!

  除了天子,也只有‘礼同天子’的太后、太皇太后受得起;

  刘胜再怎么想要邀买人心,再怎么想表达自己对武夫的重视······

  咚~~~

  咚~~~

  咚~~~~~~

  正当百官众人暗下说服自己‘不会是这样的’的时候,城楼上早已散去的钟鼓之身便再次响起。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让朝臣百官们万般无奈的接受一个现实。

  ——大家伙儿猜得没错;

  当今,恐怕真的是想要举国丧······

  在满朝公卿百官、功侯贵戚,以及数以万计的民众注视下,天子胜自御驾前室走下,旋即如一位为长辈操办后世的子侄般,满目哀痛的将双手抱于腹前,甚至是稍躬了躬腰。

  约莫三五息之后,早已抵达渭桥对岸,正静静等候之令的‘送葬队’,也终于在车骑将军郅都得率领下,一个接着一个走上渭桥。

  也几乎是在郅都踩上渭桥的同一时间,城楼之上,再次响起唱诗童子们那明明稚嫩,此刻却令人莫名哀沉的声调······

  “岂曰无衣~~~”

  “岂曰无衣?!!”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

  “岂曰无衣~~~”

  “岂曰无衣?!!”

  “——王!于!兴~师!!!”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

  “岂曰无衣~~~”

  “岂曰无衣!!!”

  “——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

  “岂曰无衣·········”

  秦风《无衣》响起,这下连围观的群众们,都无法继续保持淡定了。

  “陛下竟然······”

  “《无衣》,可是秦风啊······”

  “陛下为了武人,居然愿意做到如此地步吗······”

  年轻一点的人,想的还是这首秦风《无衣》出现在汉家的官方正式场合,是否有些许不合适;

  但有一些年纪大的人,已经将老脸藏在了身前者的背后,低头暗自抹起了泪。

  秦亡汉兴,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的时间;

  但世代居住在关中的,其实还是几十年前的老秦人。

  甚至就连关中,曾经也不怎么被天下人称之为‘关中’,而是被称为:秦中。

  对于秦,每一个老秦人的感情都非常复杂。

  如今尚还在世的人当中,最老的那一批,对秦或许是恨其不争,又或许是对始皇嬴政用之如锱铢,弃之如敝履的不满;

  相对没那么老,大致出生于秦汉之交的人们,则大都是从父祖口中听说过那段往事,虽然对自己‘秦人’的身份没什么归属感,但也会在内心深处留有疑惑:秦,到底是个这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