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朝堂论功封安北,罪定崔昂正典刑(第2页)
候君集虽被任命兵部尚书时间不久,战事上的意见却不好不提,
只得开口:“陛下,微臣接任兵部尚书时主要战役虽已完结,然臣翻遍各类军报,驸马之功确实无可置疑,
各位将军所言非虚,尤其是颉利被擒之后的扫荡之战更是摧枯拉朽,与驸马也不无关系,确实不容忽视,
且此战为大唐立国首次对外作战,更有灭国之功,微臣赞同莒国公之议。”
见再无人陈奏,房玄龄开口:“臣建议,可提高秦浩的爵位,但赐予实封少些,以示陛下对其功勋的认可,同时亦不过分拔高其位,以免引起骄傲之心。”
李世民点了点头,心中还担心封赏过高,群臣非议呢,结果除了大舅哥有些异议,其他人的意见竟出奇的统一。
“秦浩,你有何话说?”
秦浩正神游天外,想着滑梯的造型,李道宗捅了捅秦浩的后背,这才反应过来,狐疑的望向龙椅大声道:“臣无异议。”
众臣哄笑,李世民差点鼻子气歪了,“上朝之时竟然走神,来呀......”
“别呀,陛下,微臣确实没有异议啊,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微臣离京之前就说给陛下把颉利抓来,只是没想到会让陛下如此为难,陛下如何封赏,微臣都无异议。”
李世民神色一缓,话说得倒是好听,那先原谅你一回。
“上朝之时认真着些,朕知你所住之地离宫中较远,虽能理解,但你也要对其他大臣有所尊重。”
秦浩连忙点头应是:“微臣知错了,昨夜您的皇外孙有点发热,微臣忙活了好一阵,没睡好,嘿嘿。”
李世民收敛神色:“我大唐最重军功,此次秦浩功劳甚大,朕也不小气,依照众卿的意见,封秦浩为安北郡公,实封四百户,地点嘛......”
“陛下,臣有话说。”秦浩见李世民有些犹豫,担心出事,连忙开口。
李世民皱眉看着秦浩:“怎么?怕朕不给你?”
“那哪能呢,长安周边土地稀少,臣不想让陛下为难,便将东突厥那里选块封给臣得了,本也都是荒着呢,臣好好经营经营,也能为大唐弄出一片沃土来。”
李世民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长安周边确实难封了,不好再像之前那样弄块破地骗人家,虽然人家最后也没吃亏。
想到秦浩对于军事上的天赋,心中一动:“任命秦浩为单于都护府副都护,待其赴任后再封其食邑。”
房玄龄有些皱眉,立此大功,一下子远任千里之外,一时没明白陛下出于什么考虑。
秦浩也是一愣,有些犹豫:“陛下让臣去边关就任?”
李世民冷冷道:“怎么?你不愿意?”
秦浩苦笑一声:“陛下,臣才从那边回来,能不能在长安多呆些日子啊,
另外臣想带着家眷过去,千里之遥,见一面实在太难了,臣也不想让公主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儿,望陛下成全。”
“此事容朕思虑一番再作决定,李孝恭迁任凉州都督,阿史那苏农任定襄都督,阿史那忠任云州都督,封赏到此为止。”
众朝臣又商议了战死的将士按照朝廷新发的抚恤条例厚待,军属则享受大唐最新颁布的优待新规。
制定完一系列安抚突厥遗民的措施,包括赎回沦落突厥的汉人安置为平民,又下旨对突厥的亡魂进行祭奠。
朝会结束,李世民又在凌烟阁中大宴群臣,好好在父皇面前显露了一番自己的战功,秦浩看完颉利的转圈圈舞差点没吐,以给皇外孙喂奶为由提前离席。
李世民见李渊激动万分也是彻底打开了心结,席中李渊更是亲自弹起了琵琶,李世民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群臣举杯祝贺,其乐融融,一直喝到醉意满满这才罢休。
-----------------
王玄策将崔昂的案卷上呈给了大理寺,兄长说得对,遇事不决找上级,功劳自己也不亏。
崔仁师见案子到了大理寺,心知崔昂所犯事大,眼见两任宗长的结局,不得不频繁走动,想为崔昂求得一线生机,也为崔家留得一丝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