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市场经济改革利弊(二)

【国家承担不起太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放开私立学校其实也不难理解。

市场不能为高收入家庭提供更好的教育,高收入群体也会想办法送孩子去国外就读。

那倒不如放开国内教育市场,让私立学校吸纳一部分就学人口,国家就能用同样的开支照顾剩下的学生,负责的学生少了,能够分配到每个学生的教育资金多了,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自然就能提升上来。

但是在教学质量公私差距并不明显的学前教育上,国家设立的公立幼儿园数量则还有所欠缺。

幼儿园的孩子一般年纪都在三至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学习的生活常识和基础知识肯定不多,但重要的是孩子寄送在幼儿园可以给上班的父母留出更多的工作时间,不至于让一个人承担起全家老小的生活开支,薪资水平不高那压力实在太大。

但是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总数达27.4万所,其中公办园12.5万所,民办园数量约为12万所,公私占比均为百分之五十左右。

而全国公立教育(包括公立学前教育)的学生占比是百分之83。

相比较之下公立幼儿园的占比数量较低,相应的能为普通家庭提供低廉学前教育的就学人数便不够,再相应的城市中一半的工薪家庭为了多一个人上班,就只能承担较为昂贵的非公立幼儿园。

而且学前教育至今都未纳入义务教育之中。

义务教育和公立教育还是有差别的,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基础性,纳入义务教育也就意味着国家要付出更大的支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幼儿园,但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性不强,可上可不上。

而广大的乡镇农村家庭也不像城市人口那样天天要上班,送孩子去幼儿园托管的必要性没那么强。

在城市建立公立幼儿园是合适的,但问题是占比数量不够。

再说到医疗。

按照卫生保健最低标准占财政支出比例不应低于百分之8。

但1997年国家卫生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已经降低至百分之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