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市场经济改革利弊(一)

【俄罗斯改革遭遇了如此多的问题,且结果极其严重,那么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有面临问题吗?

当然也有,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进行转变必然会面临无法避免的制度矛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这样,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也无法避免。

就比如要推行多种所有制并存,建立国有经济为主体,私有经济为辅,要给私有经济发展的空间,那就必须要开放市场不能再给所有国企都赋予垄断地位。

而开放市场后,私营企业为了从市场中获利,会极尽可能地压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市场出现变化,以盈利为目的,不以工人利益或国家维稳为目的的私营企业也能更快地进行转变或应对。

比如当市场短时间内涌入大量同类产品,该产品的价格和利润持续走低,私营企业可以很自然地裁员缩减产能,降低成本,或者引进更高效的设备提高竞争力。

但是国营企业里工人的权益非常重要,甚至改革以前工人才是企业的主人。

工人的福利待遇都很难削减下来,要让国企去通过裁员跟随市场灵活调整就更难了。

而引进设备本身又是提高生产力降低人力使用,不裁员,市场竞争又大,那成本当然就居高不下。

所以改革后,国家就不得不允许国企通过裁员去降本增效。

一句“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让众多曾经为自己工人身份引以为傲的工人被迫成为了失业人员。

从1995年至2002年间,中国的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下岗人数高达6000多万工人,成为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下岗洪峰。

六千多万的工人,就意味着上亿人的家庭失去了稳定收入,生活瞬间从美满跌落至谷底。

市场经济下的确能激励许多私营企业诞生,容纳大量的失业人口,但是市场的消费规模也是与人们的收入相挂钩的。

仅靠国内消费人群市场扩张不了那么快,没法一下子吸纳那么多的失业人口,而且就算吸纳,也是优先吸纳那些有技术有本事的国企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