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第二艺术
第476章 俄罗斯的命运(一)(第3页)
而中国也是取消了票证制度,也就是取消商品按需定量供应,同时放开价格,可中国为什么没有面临市场萎缩,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也如愿提高了?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不是一下子开放市场,而是根据国情逐步逐项有选择地放开管控。
就比如中国在1978年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
这里的前提是农产品的产量极大增加了,中国才放开农产品的管控,足量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就不至于因为稀缺而引发抢购和物价上涨,而且依然是逐步放开。
先是取消供应最多的粮食和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然后才是放开蔬菜、水果、肉类等农产品的价格和供应逐渐由市场调节。
再加上农民手里有积蓄了,对应低端市场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一步吸收原材料扩大商品生产,同时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农民手里的钱进一步增加。
国家便又进一步放开其它商品的票证管控。
所以这一系列放开政策是顺应国情变化,是顺其自然的。
加工原材料的企业虽然也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但那是因为随着消费市场壮大,人民有钱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才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不是因为物价失控导致货币贬值。
这样的物价上涨则是可控的,因为商品总量已经超过了生存必须,商品卖得贵了老百姓可以选择不买,企业自然就会适时控制生产数量,物价也就不会持续上涨。
然后再是俄罗斯的第二步紧缩政策,其削减投资和增加赋税的开源节流举措,对物价上涨后生存维艰的企业更是加重了它们的艰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