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异时空下 不同命运(第3页)

  通过运河运送漕粮经过层层盘剥十不存一,所以后世有人认为明朝漕运体系很难获利。

  而沈廷扬提出了海运,无疑会减少盘剥和损失,加大国家收入,能维持战争的进行。

  但海运遭到各方势力反对,崇祯又没有决心真正改变漕运积弊,最终导致明朝被贫困拖垮。

  崇祯十七年,沈廷扬被贬回崇明,3月崇祯上吊,北京沦陷,消息传到南方,南方当即组建了弘光政权,沈廷扬也加入弘光朝廷。

  而在有顾横的时空,沈廷扬选择了顾横和新军,没有投靠弘光朝廷。

  顺治二年,沈廷扬上了海路北伐策,即编练海军2万人,远可以以海路出击,在北方沿海诸省登陆,袭扰北方敌人;

  近还可以以海军为依托,防守长江。但弘光朝忙着党争,不热衷军备,甚至还提出了联虏平寇的政策。

  结果这年5月,清军南下,在大汉奸李成栋的帮助下,清军轻而易举突破长江,南京沦陷。

  但在有顾横的时空,在新军先进武器和强有力的后勤下,沈廷扬的海路北伐很顺利!

  但是,原本命运中,沈廷扬后来收敛了千余名弘光朝将士乘海船赴崇明,后沈廷扬散尽家财募兵,并拥立了周王一系的朱朝为监国,继续抗清。

  在大汉奸李成栋的打击下,崇明于11月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