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明状元黄子澄(第2页)

  黄子澄对于高山仰止这个词绝对赞同。

  过了一会儿,他又问齐泰:“对了,齐大哥考的如何?想必也没什么问题吧?”

  齐泰拱手道:“应该能高中吧!说起来,为兄也要多谢贤弟给为兄补讲物物有理!”

  两人一边闲聊着一边往阅江楼而去,他们打算去喝顿好酒庆祝一番。

  朱四维此时正在国子监里指挥着监考官们将考卷五十份一沓装订然后做糊名处理。

  糊名处理自然是为了防止阅卷时有人跟考生熟识从而徇私舞弊,所以会将考生姓名籍贯一栏用纸裱糊起来,这样阅卷人就看不到他阅的是谁的卷子了。

  接下来几天,朱四维和李善长作为正副主考一直待在国子监带着礼部的几十个官员批阅考卷。

  考卷批阅起来速度并不慢,像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这种有固定答案的,直接几十个官员流水线操作就可以。

  问答题倒是需要详细看一看,不过也比原来科举考试单纯一大篇文章那种好判多了。

  等卷子都批阅完毕以后,卷头的糊名才被拆开,然后按照考卷上面的分数依次排名。

  很快排名前三百五十名的大名单便放在了朱四维和李善长的案头。

  朱四维看着名单上排在第一名的黄子澄三个字却有些愕然。

  然后他又在第二十三名看到了另一个赫赫有名的建文名臣:齐泰。

  “好嘛,建文三坑这是一下子就凑够两个了啊!”朱四维哭笑不得。

  李善长疑惑道:“王爷说什么?什么坑?”

  朱四维不动声色地笑道:“没事,我是说这一甲前三名里上了七十分的竟然有两人,说实话,这个成绩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

  朱四维说的是心里话,毕竟格物科学基础知识大全这本书问世时间也就几个月,很多人估计也就看了个大概。

  所

  以一百二十的满分里能得七十,都可以算是理科天赋极为出众的人了。琇書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