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我夫君真厉害(第3页)

  “咱们可以买些骨头和下水一起炖,让庖丁把汤炖的又香又浓,买回家一大份汤,还能自己加点萝卜粉条啥的炖炖,全家一起吃。”

  赵瑾瑜认真的听她念叨,脑海里瞬间有了画面,红薯产量大且便宜,所以红薯做成的粉条也不贵,已经推广成百姓炖菜的必备单品了。

  他也是没想到,自己竟成了卖猪牛羊下水的皇帝,一想起陈璄兄弟也和他一样,就觉得好笑。

  “在铺子里吃牛羊杂汤,咱就给配个饼子,汤面也能卖,要是想带回家自己煮面炖菜,不要饼子,咱们就多给一勺汤呗。”

  陈琬琰不太喜欢吃牛羊肉汤泡馍,想吃牛羊肉面又不想出门,就会点份牛羊杂汤外卖煮面吃,她觉得也可以让百姓买份汤带回家,一家几口煮锅肉汤面吃也不错。

  “夫君,你觉得一碗汤卖六七文行不行?”

  “这得看用料的成本,让庖丁估价,我觉得可能会比六七文高,十文左右。”

  一个烧饼两文钱,一碗素面五六文,肉面七八文,她这个汤要用到不少香料,还有炭火木柴,香葱等配菜,里面给的肉也多,六七文可能会入不敷出。

  陈琬琰眼珠子咕噜噜的转,赵瑾瑜一看就知她又在想什么折腾人的点子,伸手搂住她的肩头,就往凤仪殿走。

  “该就寝了。”

  赵瑾瑜是个行动派,第二日就让人在宫外做了一锅羊杂汤。

  先让神策军的将士尝过,得到了好的评价,又将做法用料以及陈琬琰说的吃法,写了三份,分别送去了南诏、蜀国和凉州。

  不到一个月时间,羊杂汤铺就开遍了赵国的各个州,卖猪下水的铺子也开始卖羊杂。

  收到信的陈青岩,差点没高兴坏了,西北这边羊肉比猪肉要受欢迎,他盼星星盼月亮,等着他的宝贝娇娇女处理羊杂,等到红薯都种上了,她也没个动静。

  “还得是我女婿,我家那娇娇女做事就只会做一半,哈哈哈,吃啊,老金!今个儿我请客!”

  金山一边喝羊杂汤,一边瞅坐满整个食肆的镇西军将领,就一碗十文钱的汤,看给他能耐的,数落皇后时那骄傲得意的小表情,当谁没看见呢。

  “王光,何副将,汤够不够,不够还有,随便喝哈,别跟本将军客气!”

  何副将一碗汤见了底,心满意足的说:“这汤是真不错,卑职就不跟将军客气了,再来碗汤面!”

  “哈哈哈哈,别客气,大家伙随便吃,管够!”

  食肆是收集情报的军户开的,这一锅汤还没他吃顿饭花销大,反正就是便宜实惠,还解决了军户生计问题。

  这汤做起来也简单,镇西军的将士不仅有卤肉吃,还能吃碗肉汤面。

  “祖父,咱们什么时候能去京都见姑姑?”陈崇吃完了一碗羊汤面,擦了擦嘴,“我都好多年没见姑姑了。”

  陈青岩摸摸陈崇的头,“快了,你小姑姑可日日惦记着你呢。”

  一晃四年过去,小虫子长成一十二岁的少年郎,而他也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

  虽然月月都有书信往来,四季都互送画像,但作为老父亲,还是会担忧他的乖宝小豆芽过的不好。

  景睿帝一行人从淮南道去了江南西道,刚到江州,就赶上了羊杂铺开业,时间进入到五月,明显的热了起来。

  羊杂汤铺子门前排了长队,还有不少端着大陶碗陶罐的百姓,大老远的都能感受到那硕大汤锅的火热。

  “都别挤啊!排好队,羊杂汤一份十文,第二份半价,今日吃不了,可以领半价券,这个月内都能使用,熟羊杂一两二文,一斤三十文,开业大吉,买一斤送半斤喽,”

  景睿帝站在树荫下,看着那长长的队伍,不断有端着汤的百姓从他身边路过,还有不少人买了熟羊杂,随便叫住了一个妇人。

  “大嫂子,我看你买了羊杂汤,你觉得这汤贵吗?”

  妇人爽朗的笑道:“不贵不贵,这汤里我瞧着有三两多肉呢,回家擀点面条,下锅肉汤面,够我们一家五口吃了。”

  “你觉得咱们这位新皇如何?”

  妇人欢喜的说:“自然是好了,上个月县令大人还奉皇命教咱们清洗猪下水,教咱们用猪下水做菜,皇帝都是忙大事的,能想到我们小老百姓,肯定是好皇帝了。”

  有个路过的驼背大爷拉着平板车,平板车的拉手上还挂着一包羊杂,笑呵呵的停下脚步,主动加入闲聊。

  “从前富人吃肉,咱们只有羡慕的份儿,过节才舍得买几两肉解馋,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喽,太上皇培养出的新皇,是个干实事的好皇帝,选的皇后娘娘也是大善。”

  张若苓心里不爽。面上却挂着淡笑,和善的问道:“女子当从一而终,皇后二嫁之身,纵是大善贤淑终是诟病,老者如何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