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原来皇后喜欢这样(第2页)

  “我没有,我只是怕给你惹麻烦。”

  毕竟赵瑾瑜是因为她才提携了孙涪,若非因为她,赵瑾瑜应当不会将他送进军营,选入天策军,带他去益州还赐他爵位。

  她其实有感觉,赵瑾瑜是不太看得上孙涪。

  “你怎么会给夫君惹麻烦呢,你是夫君的小福星。”赵瑾瑜柔和的目光落在她的脸上,若非是她偶然走失,他又怎能发现孙记粮铺的问题呢。

  他将孙涪放到岭南自然有他的用意,京都世家大族多,让他勾结上,会让他的势力发展迅猛,方便他窃取朝廷机密不说,还容易掌控朝廷的风向。

  岭南的大家族多因洪灾和参与四皇兄外家造反而落魄,孙家从那里壮大,对他的影响不大,他也可以顺藤摸出更多的细作。

  “若是他于你不利,你不用顾忌我。”陈琬琰有些不安,当初孙涪是因为丹霞,才恰巧救了落水的丹云,丹霞曾是袁琬瑛的人,袁琬瑛等人是前朝皇室的细作。

  她今日早早的就醒了,一直在想孙涪救丹云会不会是一个套,尤其是昨日看到顾盼姿进了孙记粮铺,她的心顿时就乱了。

  “陪夫君去上朝?”赵瑾瑜轻声问了句。

  陈琬琰看了看天色,知道自己已经耽误了他好些时间,摇了摇头道:“后宫不得干政,我去找父皇锻炼身体。”

  赵瑾瑜却一把揽住她的腰,招来御辇带着她坐了上去,“你在文德殿歇息,夫君下了朝跟你一起去见父皇。”

  陈琬琰老实的挨着他坐好,俩人低声聊着些日常没什么营养的话,汪海生目不斜视的看着前头,这都平起平坐了,哪里像帝后。

  赵瑾瑜上朝前要先在文德殿休息,等所有人都就位,他才会在禁军的保护下闪亮登场。

  “你老实呆在这里吃吃喝喝,别乱跑。”

  陈琬琰乖巧懂事的点点头,“我会听话的,小哥哥。”

  赵瑾瑜:“……”/

  “是夫君,不是小哥哥。”赵瑾瑜义正严辞的纠正她。

  前头已经版奏请中严,陈琬琰也不再逗他,乖乖的唤了声夫君就将他送走了。

  文德殿里摆了糕点果子,陈琬琰没什么食欲就坐着翻书看,紫宸殿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偶尔会有清晰的词汇传进她的耳中,可见说话之人情绪十分激动。

  有人提到前兵部尚书,韦家早就被抄干净了,但韦家重要犯罪人员还关押在大理寺,似乎是大理寺又从他们口中挖出了重要人物。

  陈琬琰越发觉的孙涪选中丹云是带着目的,赵瑾瑜是个干净没有缝的蛋,可她陈琬琰却在他的身上打了个口子。

  她在这里胡思乱想,紫宸殿却已经换了好几个话题。

  温侍中沉容冷硬的说道:“陛下因中宫而轻罚张家,不过一月又赦免了张氏族人数众,岂不是落人口实?”

  他是门下省的长官,朝廷有规定凡诏敕均须经门下省,他们有权封还皇帝失宜的诏令,驳正臣下违反误的奏章。

  他因嫡孙女进了宫,又得了召见,才没封驳新皇大赦的诏书,哪知他等诏书定下,皇后一进门就将他孙女赶出了宫!

  简直胆大包天!他温家也不是好欺负的!

  “那依温侍中所言,朕应当如何处置张家?”赵瑾瑜面无表情的问。

  温侍中的巴掌直接打到了他的脸上,诏书已下,难道还要他收回不成?

  那他这个皇帝的脸还要不要了?

  殿中的诸大人噤若寒蝉,都觉得温侍中过于冲动,他想给皇帝下绊子,日后有的是机会,他将来难道不下诏书了吗?

  找理由封还他的诏书,给他不痛快就是了,何必这般当众打皇帝的脸。

  温侍中眸中寒光闪过,“凡制敕有失宜得封奏,刑狱未合于理得驳正,天下冤滞无告得与御史纠理,有司选补不当得与侍中裁退,门下省对施罚不当有封驳之权。”

  刘峘一听他这话就不乐意了,驳斥道:“温侍中大人既然对此处罚有异议,为何不早些提出?”

  现在两道诏令都下了,再提出来还有何意义?

  况且这案子他也有参与,这不就是在暗指他同皇后和张家有私交,处事不公允?

  温侍中道:“微臣三日前才查到张家曾有族人绑架过中宫,还有他们逼宫的确凿证据。”

  陈琬琰趴在紫宸殿的侧殿偷听,她就知道她被掳走的事瞒不住,张家那群草包真是被得势后的张仲礼催肥了胆子,竟然当街掳走她。

  这会儿不仅她名誉要受损,张家也要彻底完了,还好赵瑾瑜提前赦免了张策。

  “臣以为,之前对张家及其亲眷的处罚过轻,据臣掌握的证据来看,张家有窃国之实,而非扰乱朝堂,但大理寺对夏家的指控证据不足。”

  赵瑾瑜摸了摸手腕上的琉璃手串,绝口不提陈琬琰曾被掳走之事,语气无波的问道:“温侍中以为何种刑罚能惩治窃国的张氏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