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炒粮有风险(第2页)

  提到义县建设,这才有人想起,京都的义县全是太子为民着想才建立的。

  当然太子的所有提议,都是因为有英明伟大的皇帝陛下支持才能实现。

  因为民众看到了景睿帝与赵瑾瑜对他们生活的上心,又加上并无任何打仗的迹象,朝廷也一直在放低价粮,用实力证明了粮食储备充足,民心也渐渐的稳定了下来。

  张家因为卖的都是自家庄子的存粮,赚了不少银子,张若华也找陈琬琰商量,想将军府粮仓里的粮卖掉,她也没说什么,就叫将军府的管家将粮给了她。

  粮价补贴政策正式启动之后,赵瑾瑜请命去离京都不远的州县剿匪,景睿帝当即便允了。

  他一口气捣毁了几个蒙国奸细藏身的窝点,那些人都是从陈家逃出去的,被抓时一脸的懵逼。

  他们一直老老实实的呆在山上,听说有过路的货商与镖局的货物被劫,又不敢下山打听详细情况,被剿时还以为是被山匪波及的。

  哪能料到,这都是赵瑾瑜布的一个局,一个将他们赶尽杀绝的局。

  他要让他们将山匪的身份做实,彻底安了他小媳妇儿的心。

  而赵锦锡除了第一次因为他的故意放水,成功截获了他的货物,其他的都是他自己找人劫的,等此番事了,那些货物就能运回铺子填窟窿了。

  这样,她能看清楚他的心吗?

  他为了她,宁愿将自己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真的希望,她可以对他彻底的敞开心扉,而不仅仅是因为愧疚对他好。

  赵瑾瑜亲自监督,将那些与陈家有关联的细作就地斩杀,毁尸灭迹之后,又真的去剿了二处山匪,才回了京都。

  他将赵锦锡收买劫他货物的山匪都抓了,还顺便帮陈琬琰仓库着火破了案,将她的损失都算在了那群山匪头上,从他们山寨缴获的金银珠宝变卖,赔了陈琬琰的损失,其余收缴入了国库。

  陈琬琰知晓赵瑾瑜将那些跑路的细作都杀了,还有些讶异,她当时与他商议的是将她仓库失火栽赃在他们头上,证据都制造好了,抓他们回来盘问蒙国细作的事,她没想到赵瑾瑜会将那些人都灭了口。

  其实她也明白将那些人灭口才是对陈家最有利的,否则他们就是悬在陈家的一把刀,随时都可能反咬陈家一口,陈家永远都摘不干净,但她也清楚选择权不在她的手里。

  说不触动是假的。

  这是他赵家的江山,而在他的心里,她优先于江山。

  陈琬琰懒洋洋的坐在画舫上,眺望这一江春水,或许她可以试着对他破防,去相信他,完完全全的信任。

  凉州的货物陆陆续续到达了京都,将她与各家的缺慢慢补了回来。

  因为京都的物价仍旧很高,凉州来的商家也都大赚了一笔,又经过几次的走商,京都的物品不再短缺,物价才逐渐恢复了正常,而陈琬琰也弄清了金山的来历。

  陇西的大富商,只不过金家一直在陇右道的腹里,因为陇腹的特殊地理位置,东南北三面临三国,金家生意的重心一直在蕃蒙蜀三国的互市上,三国流通到赵国的货物,多数都是金家运去小凉州的。

  陈琬琰直接弃了京都的供货商,她不愿意再将自己的生意交付到别人的掌中,她之前与赵瑾瑜组建了商队,她要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