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尽在掌握(第3页)

  陈青岩腹诽这一口一个岳父叫的倒是顺口,也不知他家那闺女能不能降住这腹有沟壑的太子。

  他摇了摇头,“并无渊源。”

  永嘉郡在江南东道,与陇地分属赵国最两端,陇地地处西北边陲,永嘉郡在东南边陲,两地遥遥相望。

  因为距离太远,即便是上一世,他也没想过从江南东道走水运调粮。

  江南东道富庶,更因气候温暖一年可种二季粮,陇地偏寒一年只出一季粮,江州一带三年种二季粮。是以,江南东道一直被历代帝王直接握在手中。

  “江南东道不是你我能干预的。”帝王的口中食动不得,所以他才从四大粮仓选了江南西道的江州。

  江南东道是帝王的虎须动不了,河北道粮食被赵锦锋外家掌控,河南道和淮南道的粮食在三皇子赵锦锡手中,四皇子占了岭南道,只有江南西道三家神仙打架,有隙可乘。

  这也是景睿帝选择江州作为赵瑾瑜封地的原因之一,其他地区皆是一家独大,只有黔中道与江南东西二道共属江南道,江南东道帝王直隶,只有江南西道与黔中道未被完全吞噬。

  而黔中道山多略贫粮产不丰,捏不住粮食送他去无异于羊入虎口,而江南西道与江南东道比邻而居,亦方便新帝直接监视。

  只有让帝王安心,他才是安全的。

  赵瑾瑜自然是清楚的,他只是对陈琬琰与永嘉郡世子分外亲近感到不能理解,所以才有了此问。

  既然陈青岩如此说,他也不便再多问了,于是将话题一转,问到了十八年前之事。

  “宣平侯食邑在江东处州宣平县,而王杨亦在处州的遂昌县任职过。”他们二家关系匪浅,王家更是与三皇兄是姻亲。

  陈青岩嗤笑道:“郭家志在江东,只可惜了王杨,宣平侯能逃过一劫多亏了他有个好爹。”

  “当初皇权交替各地局势不稳,皇长子薨逝,圣上曾一月不临朝,不问国事,郭家便看上了江东。”

  所以才有了王杨去遂昌赴任,王林罢官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