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尽在掌握(第2页)

  他命人去过江家祖宅寻过王杨的妻儿,却扑了个空,她只在祖宅住过半年就被人接走了。

  去了哪里没人知晓,这太不符合常理了,她手中可能有很重要的证据,比如丢失的部分卷宗,或者其他东西。

  只能逼江风出来了。

  “江州可稳?”

  赵瑾瑜在北面落一子,“尽在掌握。”

  他会利用捐赠的余温将把江州非自己的人再换一次,赵国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粮食出自江州所在的江南西道,所以江州才会出现三位皇子互相争夺的情况。

  只是因为二皇兄舅母的娘家掌握了岭南道的镇南军,侧妃夏氏的祖父掌握着镇北军,又把控了幽州节镇。

  四皇子的方侧妃出自岭南大族,虽未掌兵权却是当地豪强,而肖淑妃亦出自岭南大祖肖家,是以看着是二皇兄对江州的掌控更强,其实是四皇兄的人在江州更有作为。

  不然他没胆子在乌兰山中养兵。

  示弱的人不一定是真弱,有可能是在藏芒。

  陈青岩颔首,上一世景睿帝将他的封地安置在江州,就是因为江州产粮,距离京都远,虽有赵锦锋的舅母家在岭南道盯着,却还有一个强硬的四皇子与之抗衡。

  只要赵瑾瑜没有异动,赵锦锋为了名声与江州的稳定便不会要他性命。

  粮食的重要性,他上辈子已有体会。

  所以这一世他才早早的与沈兰通信指点赵瑾瑜去江州赈灾,又让她向景睿帝求了益州的封地,就是以防万一。

  果然这次回京都景睿帝便有了托孤之意。

  可见朝堂局势已经因为赵瑾瑜与陈琬琰的婚事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景睿帝忧心自己偏向赵锦锋。

  而上一世,虽未明确支持赵锦锋,却也因陈琬瑛给予了他一定的帮助,让三皇子和四皇子无力与他抗衡。

  他很欣赏赵瑾瑜,只是让他去江州赈灾,他便控制了江州,他并未直接点明江州的重要性,就是想考察他是否有足够的智谋与其他皇子周旋,而他的确没让自己失望,心清且明。

  有兵有粮才是取胜的关键。

  “岳父可同永嘉郡王有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