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朱樉:喝,长大了(第3页)

  而这,也加快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因为随着王朝进入中后期,有功名的读书人越来越多。

  也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承受不了沉重的赋税,而将自己的田地主动送到有功名的读书人手里。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到最后,朝廷无税可收。

  朝廷没有钱,发不出军饷。

  士兵还能听朝廷的话吗?

  没有钱,朝廷没法赈灾,百姓对朝廷能不失望吗?

  内忧外患之下,王朝覆灭,已成定局。

  就算皇帝要搞钱改变结局,钱从哪儿来。

  百姓已经没有钱了。

  被榨干了。

  跟士绅要钱吗?

  不可能。

  士绅阶级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到了他们手里的钱,就别想让他们掏出去。

  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行。

  从圣人之言,到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他们有太多的理由不交钱。

  所以啊,祖制不可更改,是老朱留给读书人最顺手的刀。

  也给自己的子孙,挖了一个大坑。

  每当皇帝要做出改变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清流,就会搬出祖制,来打压皇帝,甚至说皇帝这是在违背祖制,有违孝道。

  皇帝能不孝吗?敢不孝吗?

  不能啊,所以皇帝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在晚上四下无人的时候,偷偷骂老祖宗太坑人了。

  当然,话说回来,老朱一开始定下这条政策的时候,应该是为了拉拢读书人,以表示自己对读书人的重视。

  没办法,明初缺人才啊!

  他不得不怎么做。

  如果他没有定下祖制不可更改这个规矩的话,也许后面的发展会有所不同。

  言归正传,朱标的这两条政策一出,顿时引起了不小的地震。

  许多官员开始进言阻止。

  但朱标都没有理会,让大家办好春闱。

  摊丁入亩的人他早就派出去了,并且给了调动地方卫所的权力。

  他可不想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个大坑。

  这次,注定是要人头滚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