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朱樉:喝,长大了(第2页)
“嗯?夫君,何为幼儿园啊?”徐妙云很奇怪,这又是什么名词?
“针对三至六岁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学校。”朱樉简单的解释。
徐妙云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她早就习惯了自己夫君不时就说一些自己听不懂的名词。
现在府里的孩子,有朱妙玉,朱雄杰这对姐弟,还有张辅,马三宝,现在又多了一个徐增寿。
朱雄英这几天跟自己爹娘在一起。
毕竟是过年期间。
过完年后,他还是要跟着朱樉继续学习的。
到时候,就是六个孩子了。
——
随后的时间里,朱樉每天教教几个小家伙习武,下午就在书房对京城的改造进行计划。
朱标原计划是在天气回暖之后,就开始的。
承武元年正月十六,这是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
这次大朝会朱标主要讲了两件事。
一,商业方面的律法,开始在江南等地施行。
二,开始为今年的春闱做准备。
还有一些其他事,朱标并没有在朝会上说。
就比如摊丁入亩。
西南和东南是摊丁入亩施行最早的地方,其效果,在这几年,早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还有东北,情况也不错。
山东之地,也已经走上正轨。
所以朱标早就有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摊丁入亩的想法。
不过,阻挡在这面前的是,士绅。
朱标不想给他们太多反应的时间。
要做,出手就得快。
南方几省,是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之地。
不能生乱。
时间一晃,来到了三月份。
春闱即将开始。
与此同时,在全国的目光都在春闱上的时候,朱标往南方诸省派遣自己的心腹,随后颁布了摊丁入亩政策。
对了,摊丁入亩的后面,还有一条,士绅一体纳粮。
因为老朱定下的政策,士绅阶级是不用纳税的。
读书人只要有了功名,这辈子就稳了。
因为有人自愿将自己名下的田地,挂在他的名下,以此来逃税。
所以,读书人才那么渴望功名,毕竟,有了功名,有地位,还能躺着赚钱,谁不愿意!
“针对三至六岁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学校。”朱樉简单的解释。
徐妙云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她早就习惯了自己夫君不时就说一些自己听不懂的名词。
现在府里的孩子,有朱妙玉,朱雄杰这对姐弟,还有张辅,马三宝,现在又多了一个徐增寿。
朱雄英这几天跟自己爹娘在一起。
毕竟是过年期间。
过完年后,他还是要跟着朱樉继续学习的。
到时候,就是六个孩子了。
——
随后的时间里,朱樉每天教教几个小家伙习武,下午就在书房对京城的改造进行计划。
朱标原计划是在天气回暖之后,就开始的。
承武元年正月十六,这是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
这次大朝会朱标主要讲了两件事。
一,商业方面的律法,开始在江南等地施行。
二,开始为今年的春闱做准备。
还有一些其他事,朱标并没有在朝会上说。
就比如摊丁入亩。
西南和东南是摊丁入亩施行最早的地方,其效果,在这几年,早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还有东北,情况也不错。
山东之地,也已经走上正轨。
所以朱标早就有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摊丁入亩的想法。
不过,阻挡在这面前的是,士绅。
朱标不想给他们太多反应的时间。
要做,出手就得快。
南方几省,是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之地。
不能生乱。
时间一晃,来到了三月份。
春闱即将开始。
与此同时,在全国的目光都在春闱上的时候,朱标往南方诸省派遣自己的心腹,随后颁布了摊丁入亩政策。
对了,摊丁入亩的后面,还有一条,士绅一体纳粮。
因为老朱定下的政策,士绅阶级是不用纳税的。
读书人只要有了功名,这辈子就稳了。
因为有人自愿将自己名下的田地,挂在他的名下,以此来逃税。
所以,读书人才那么渴望功名,毕竟,有了功名,有地位,还能躺着赚钱,谁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