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新年礼盒 (2合1)她也下定了一个决……

    成正业不是一时冲动提出这个想法的, 事实上,自从林巧儿提出要帮他把剩下的牛乳做成糕点时,他就有这个想法了。
 

    “如果你不想开的话也无妨, 或者你考虑考虑, 年后再说”
 

    林巧儿从没想过自己自己会有这一天,开点心铺是她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那我先想想好吗等过完年再说”
 

    成正业“行啊,你慢慢考虑,至于这回的订单,明个儿早上我去一趟永芳斋买几个礼盒回来你对比对比”
 

    林巧儿点头“我和你一起去刘小姐说是让我定制几个礼盒, 现在好似只能去买了”
 

    成正业想了想“时间是有些紧张, 只不过也能定做,那明天你和我一起进城,要买什么东西一并买回来。至于茶馆那边你怎么打算”
 

    林巧儿犹豫片刻“第一回, 推了人家不好,茶果子没有礼盒讲究,明日我烤一批糕饼便是, 现在大姐也能帮我。”
 

    “成,你看着办, 别累着就行。”
 

    林巧儿笑“不累, 我现在是家里最轻松的了。”
 

    成正业笑了笑没说什么。
 

    次日一大早, 林巧儿卯时便醒了, 成正业提前和成婆子打了招呼, 赶上牛车,就带着林巧儿出了门。
 

    这会儿天还没亮,路上雾蒙蒙的,深冬的清晨呼出一口气都带着白雾,上车前, 成正业把自己的围脖取下来给林巧儿围了个严严实实,只露出了口鼻。
 

    林巧儿感觉自己笨重地不行“我都成粽子了。”
 

    “城里冷,听话。”
 

    林巧儿无奈地被成正业包成一个棉团,乖巧地坐在牛车里窜盹儿,入冬之后她其实很少进城了,前两次去给县令府送点心也是成正业替她去的。
 

    牛车停在临安城城门口,一下车,林巧儿就被冻清醒了。
 

    成正业捏了捏她粉粉的小鼻头“都说了冷,你不信吧。”
 

    林巧儿缩了缩脖子“我才睡醒嘛,走着走着就不冷了。”
 

    成正业拉着她的手往城里走,林巧儿一路看一路感叹,这些摊铺真的太会做生意了,一到冬日里,卖的吃食全都大变样。
 

    原先的冷饮铺子已经架起了火炉,秋日里常见的几种熟水也全都换成了冬日的暖汤,还给过路的客人免费热水。而夏天那家生意最火的凉糕店现在竟然开始摆起了羊肉汤饼,寒冬腊月,没有比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下肚更舒服和惬意的事情了。
 

    “喝羊肉汤吗”成正业问。
 

    林巧儿其实不爱吃羊肉,但闻着这家的汤却是十分鲜美,且生意实在是好,她点了点头“那尝尝吧。”
 

    一碗羊肉汤二十文,送饼两个,不算便宜,但掌柜大气,一碗汤里有实打实能看见的羊肉,而不是清汤寡水,上面飘着一层细碎的葱花和芫荽,闻起来就香气扑鼻。
 

    月牙饼烙得松脆适中,掰开一看,里面不是死面疙瘩,香软也有嚼劲,泡汤单吃都是可口,那店主还送了一小碟自制的小菜,闻着酸辣开胃。
 

    一般的羊肉汤饼喜欢配糖蒜,这家除了糖蒜还要辣椒末和韭菜酱,也不知道那韭菜酱是怎么做的,让林巧儿向来不喜欢这些口重食物的人都吃得停不下来。
 

    成正业笑道“这韭菜酱和大姐做的辣椒糊糊有点像。”
 

    林巧儿“辣椒糊糊我怎么没吃过”
 

    成正业“那是夏天的下饭菜,六七月常见。”
 

    林巧儿懂了,明年她也能尝到大姐的手艺了。
 

    “大姐做的饭菜滋味真的好,至少比那个厨子强”
 

    那个厨子是谁成正业心知肚明,他捧着粗陶碗大口喝汤,忽然没头没脑的来了句“娘不会同意的。”
 

    林巧儿心里一咯噔,下意识的就去问娘不会同意什么,可转瞬一想,明白了。
 

    她心里怎么想还没说成正业就懂了,她也懂了成正业说的话。林巧儿没再说什么了,心中默默可惜。
 

    吃饱喝足,两人径直去了永芳斋。
 

    还没走近,林巧儿就被吓了一大跳。
 

    永芳斋门口的长队已经排到了巷子口,足足四五丈远。
 

    “这么多人”
 

    成正业已经习以为常了,他嗯了一声“每年都是这,县城就这一家有名的点心铺。”
 

    林巧儿沉默了,昨晚成正业说的话现在还在她心口盘旋,看着永芳斋的点心,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也看见了什么闪闪发光的东西,成正业带她到站到一边“你在这等我别走远,我去排队。”
 

    林巧儿乖巧应下。
 

    排队无疑是漫长又无聊的,林巧儿一边等一边观察附近的商铺,有布庄、钱庄、绣庄、布庄和绣庄是连在一起的,这就叫产业,米庄和肉铺通常隔得也不院,而永芳斋斜对面,就是临安城最有名的酒楼翡玉楼了。
 

    开店选址,讲究多、门道深,她从前没仔细留意,现在也开始慢慢学着留意。
 

    成正业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手上居然提着好几样盒子。
 

    “怎么这么多”林巧儿问。
 

    成正业示意她看“这是安字号的,一两一盒,这个是喜字号的,三两一盒,还有这个是乐字号的,五两。至于卖的最好的福字号,居然要预约才行,没买着。”
 

    林巧儿睁大了眼,平安喜乐,福运连连。没想到这点心也被包装成这么多种,成正业又道“不过我问了,福字号的就是这几种综合起来,东西都是一样的,没买着就没买着吧。”
 

    林巧儿点了点头,和成正业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将那几样点心打开看了。
 

    安字号无疑是最普通的,红色的纸包起来,扎上红绳,一包里面有六块糕点,分别是枣泥山药糕、五仁核桃喜饼、还有两块,林巧儿一看就笑了,竟然是柿儿膏。
 

    看来这做糕点,都讲究就地取材跟着时节走,柿饼或许当个零嘴儿,柿膏饼就能摆在盒子里拿出去送人了。
 

    安字号一共就这三种点心,一两银子,其实价格真的不低。而喜字号的,则比安字号的多了燕麦桃酥以及莲蓉酥两种。这两样点心自然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喜字号的盒子就讲究多了,大红色的纸盒,上面“平安喜乐”四个突出的大字看着就喜庆,纸盒上面还折出了小小的把手,方便各家提着走亲戚,也算用心。这纸盒的成本自然也考虑在内了。
 

    再看乐字号的,包装便又升了一个等次,木盒子比纸盒看起来又高档一些,里面点心一共十六块儿,除了那两种都有的之外,又多了杏仁酥、重阳糕、百果松糕、赤豆糕四种,品类已经十分齐全。
 

    林巧儿“那福字号就是把这些全部装起来的吗”
 

    成正业“好像不止,十个福礼盒里面会有一个什么惊喜,好像还限量,花里胡哨的。”
 

    林巧儿懂了“这不是花里胡哨,我爹去府城里给我买点心的时候也是这样,那边叫什么大福糕,十个盒子里面只有一个有,是不对外售卖的糕点,只能凭着手气抽。”
 

    “很好吃吗”
 

    林巧儿“也就一般般吧,主要是物以稀为贵。如有人抽中的不想要,还可以将那一整盒高价转卖。”
 

    成正业啧了一声“我看我以后也可以试试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