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幕拉开,再造舞台(第3页)

 

只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陈颂倾想当垂钓的渔翁,却是没有想到,他的背后,有人对他虎视眈眈。

 

邵维鼎推了推眼镜,眸底深邃的如同一潭幽泉。

 

看见这样子,绍毅府就清楚自己这儿子又在准备坑什么人了。

 

“金门大厦要17亿。”

 

“我手上现在还有七亿的流动资金,再加上你郭叔叔那边的两亿,已经九亿了,剩下的你能凑齐吗?”

 

他已经默认了自己的七亿要交到邵维鼎手里。

 

“老豆,你的钱还是你自己收着。”

 

邵维鼎摇头拒绝:“邵氏和tvb我现在虽然不会接手,但是你可以用这笔钱对邵氏进行一些改革。”

 

绍毅府摇摇头,叹息道:“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他亲眼看着嘉禾在眼前壮大,邵氏一天一天萎靡下去,他怎么可能不想着去做一些改变。

 

但是有心无力。

 

所以他还是想着有一天,让邵维鼎来接手。

 

“电视电影行业要改革,其实只要抓住四点就可以。”

 

邵维鼎这段时间也想了一些邵氏的问题,现在有时间干脆全都说出来。

 

他自己不去对邵氏进行改革,但是却可以给邵毅府整理出一个正确的思路。

 

“哪四点?”

 

有斯沃琪集团这个例子在这里,绍毅府更加信赖儿子的眼光了。

 

方艺华也好奇的凑了过来,想看看儿子有什么真知灼见。

 

“资金,市场,工业,人才。”

 

邵维鼎伸出四根手指头缓缓道:“资金不是指有钱就行,电影本质上还是资本的游戏,要学会利用资本。”

 

“市场,拍摄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面向市场,多挖掘观众需求。”

 

邵氏腐朽,在邵维鼎看来最关键的一点是,内部仍然沉溺于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时代。

 

八十年代新浪潮都扑面而来了。

 

拍的题材还是过去的题材,观众不喜欢看,自然就被淘汰。

 

绍毅府听的若有所思:“那剩下的工业和人才是指什么?”

 

“工业指的是电影工业,核心要素就是“职责分工”,而电影工业化即任何事情都可以项目化,标准化,流程化。”

 

“这不就是我们的大片场模式吗?”绍毅府自豪道。

 

“老豆,你那哪是工业化啊,完全就是小作坊生产模式,只不过这个小作坊大了好几倍罢了。真正的电影工业化,就算是每一个环节,都有最专业的人去完成,精确到每个环节确定相对应的价格。”

 

“在一部商业大片的生产周期中,参加制作出来的企业总数甚至都可能达到几百个之众。 ”

 

“这一点,我们邵氏能做的到吗?”

 

“老豆你想的只是尽可能压缩成本,将电影当做工厂的产品廉价的生产出来。”

 

“这不是工业化,真正的工业化电影,是高效、专业、标准。”

 

邵维鼎的这番话,将绍毅府说的哑口无言。

 

这种改革,他改的动吗?

 

“那人才呢?具体是什么意思。”

 

见绍毅府沉默了下去,方艺华问道。

 

邵维鼎回答道:“明面上的意思,就是人才的培养,人才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