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载入史册的会议(第3页)

 “罪犯参与劳役,以劳减刑。可以减少修路所负担钱财……。”

 这个策略,在古代并不少见,早在秦始皇的时期就这么干了。

 朱棡提出来,有官员的脸色有些微妙。

 因为这个政策落实,会影响到当地刑曹的黑钱收入。【不敢细写】

 其次,一些富家子弟若是被征用劳役……自己这个地方官不好当啊。

 头疼,总之就是非常头疼。

 朱棡自然也知道这些潜规则,但在强大的武力和无可匹敌的军事力量前,一切潜规则都是糟粕。

 不听话的,就拉去一起干活。

 “其二,各地统计一个当地已经探明的矿产数量。本官在此重申一句,位于大明国土之上的一切矿产资源都是朝廷所有,个人不得私自开采和炼制!”

 “若有发现,诛九族!”

 这是铁律。

 朝廷绝不允许有人私自开炉炼铁,铁就是兵器。

 有了兵器的百姓,就是兵!

 此话说的杀气毕露,森然无比,诸位官员忙点头应道。

 这一条,又动了当地豪绅的利益。

 但,朱棡怕吗?

 “其三,是各地官道维护和修缮,本官会派人走访各州县,调查官道的通行水准。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我希望诸位记住。”

 治理首先就是从人口的衣食住行开始入手。

 了解当地特色,统筹当地资源。

 遇山开山,遇‘虎’打虎。

 招商引资在这个时代很难实现,但先带动一部分,吸引大部分。

 这个还是能做到的。

 这场会议持续了很久,到了晌午时众人匆匆吃过饭,又继续开始商议。

 各州县的长官也算是配合,对于朱棡的问题也能对答如流。

 全大同府第一件大事就是大同城和蔚州的道路贯通。

 到了傍晚,众人才口干舌燥的结束了议事。

 “时间不早了,诸位地方长官都回去歇着吧,明日一早,就回各自辖区。”朱棡摆了摆手。

 地方官离开之后,还有一场军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