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载入史册的会议(第2页)

 “不敢?”朱棡放下册子,反问道:“不敢是什么意思?是我恐吓你了?还是威逼你了?”

 “你有何不敢?为什么不敢?你问了,你说了,我就会砍了你?还是说你碍于上官淫威,有言而不能发?”

 陈县令瞬间冷汗淋漓。

 连珠炮似的话直接让他整个人如同中弹一般。

 其余几个官员也瞬间挺直腰背,目不斜视,不敢有半点马虎。

 “不……不是……。”陈县令惶恐摆手道。

 朱棡横眉。

 陈县令顿时心跳加速,颇为悔恨自己刚刚为何多嘴。

 这个嘴啊!

 “陈县令的意思,是妇孺就不该管?官府统计人口数量,为的是当地的生产产值,以及蒙童数量,好设立官学。”

 “其次,妇女也能参与务工,减轻家用。”

 “还有,以后办公事的时候,称呼我的官位即可!本官以布政使的身份和诸位共论政事,而不是以王爷的身份指使你们去行王令。”

 官员们忙不迭的点头。

 朱棡随即道:“本官一向快言快语,所以说的话触犯到谁,还望仔细想想取舍,对错。”

 “大同府位于边境,自古以来都是边陲之地,军事重地。”

 “百姓人口虽不少,但鱼龙混杂,色目人,蒙古人的后代不少。对于这部分人,朝廷的态度是一视同仁的,愿意为朝廷效力,官府也会录用。”

 “我朝天子乃开国明君,最为痛恨结党营私,为祸百姓之事!前朝陋习,还望诸位同僚就此坚决抵制。”

 “下面本官说几件事,你们且记一记。”

 朱棡起身,命人从后院抬上来一块黑色的板子,上面划分着一些密密麻麻的小字。

 布政,从来都不是嘴上说说。

 一个政策的落实,也不是吩咐下去就完了。

 如朱棡布政使的身份,地方政策不需要过中书省,只要账面上有闲钱,就可以自己实施。

 经过初议、立项、探勘、动工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需要人实实在在去落实的。

 “其一,各州县开始清点班房的罪犯人数,这个难度不大,相信各衙门的刑曹录事也都有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