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19(第2页)

此赐婚,并非和亲,因为新郎依附大隋,大隋也正好扣押了此人。若想要与突厥交好,腾出手好与高句丽一战,那该将其敌人交还,任凭处置,而不是此时给予赐婚。

因为,他们想不明白,这个赐婚的作用在哪里。

桐桐给元敏又奉上浆水,然后便退休了。

元敏便多看了一眼,此人恭敬但却并无谄媚之态。他不欲在官寮言此等事,便换了话题,“此子如何?”

“倒也和顺机变。”

“林贤弟——”

桐桐才一出去,便又同为城门郎的唐奉义招手:“林贤弟!”

“唐兄?”桐桐拱手:“兄台有事尽管吩咐。”

唐奉义脸上堆满笑意:“内宫当值之事,近几日可否托付给你?某家中有些琐事……”

“兄有所托,敢不从命!”

洛阳城宏伟的大隋皇宫,桐桐以禁军城门郎的身份一脚踏了进来!手持一杆长|枪,站在大殿之外,看着满朝文武上朝。

四爷乃三品散骑常侍,他也要进宫上朝。

桐桐站于大殿之外,就在大殿门口。

四爷站在大殿之内,也在大殿门口。

两人几乎背身而立。当高呼着陛下驾到时,桐桐转过身,得去将大殿的门拉的关上。

本来很难一见杨广的,这次看到的比原主幼年记忆里存留的影子更真切了。

杨广长的是真的很气派!这种气派十分直观,十分有冲击力。

魏征在编《隋书》的时候,描述杨广用的是‘上美姿仪’;也有时下文人记载,说杨广是‘美姿仪,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连隋炀帝晚年,他自己照镜子都要说,‘大好头颅,谁来取之’?

读这些记载,很难将这么一个帝王描摹出来。

可这人一出现,桐桐就觉得最恰当的词应该是‘气派’,高大威武,五官分明,眼锐利如鹰,十分有辨识度和冲击力。

只能看这一眼,门得关上的。

她缓缓的拉上门,而后退了出去。在外面便只能听到里面的声音了。

杨广还是想征高句丽,据说已经连着好几日,百官无一人说话。对征高句丽一事,尽皆不支持。

今儿也一样,帝王再问,下臣不发一言。

杨广从龙椅上走下来,看着宇文述,宇文述垂首:“臣遵旨意,不敢违逆。”

意思是,只要您下旨,我肯定遵从。

杨广又往下走,近臣皆是这么一句话。至于其他臣子,他问,他们就跪,噗通一声跪下,以额触地。

四爷:“……”这姿态好看吗?今儿该告病的,实不该来见这个神经病。

果然,轮到四爷了,杨广看着这少年的眼睛:“尔亦以为不该征伐?”

四爷摇头:“陛下,黄帝有五十二战,成汤有二十七战……”

黄帝是五帝之首,生平有记载的大战有五十二场之多;成汤就是商汤,是商王朝的建立者,也是成汤开了以武力夺天下的先例。

一开口就拿这样的帝王来类比,杨广的嘴角微微翘起,满脸都是鼓励:说!只管说。说给满朝的大臣们都听听!

四爷这才继续道:“若非大战平天下,王德如何施于王侯?号令如何颁布于天下?”

杨广点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啊!此战,何错之有?只因朕要亲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