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19

桐桐每日里除了当值,便是有机会看到大隋朝廷制舆图。

打仗这个东西,那真是一将不成,累死三军。

对于隋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有两次叫桐桐印象最为深刻,也最是叫人一言难尽。

就像是隋文帝时征高句丽,高丽王高元出兵骚扰辽西,朝廷出兵征伐,此乃师出有名。但这边一出兵,那边高元就得到消息,然后马上派了使臣,前来谢罪,并自称是‘辽东粪土臣元’。

当时是隋文帝杨坚时期,杨坚觉得这人都自谦成这样了,自称是‘辽东的如同大粪一样的您的臣子高元’了,那就这样吧,罢兵!

于是,初次进军便半途而废,给了对方喘息之机!

到了隋炀帝时期呢,他要坚持亲征,亲自来指挥军队打仗。

经验这个东西,在战场上永远有用。有一场简单的渡河之战,不知道当时怎么勘探的地形,他们把渡河的桥梁架起来之后发现,距离河对岸还有一丈多远。

这一丈……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士兵跳下去也能涉水过去。但那是攻城之战呀!时节又在三月,那可是东北之地的三月,河水里的冰才消融了。

将士们跳下去,涉水过河,身上的盔甲冷,衣服湿了更冷。穿在身上,重、湿、寒几重之下,再加上疲惫,对方又在以逸待劳,从地势上来说,属于居高临下的揍你,结果可想可知,过去一个杀一个,尤不退兵另想办法,以至于死伤过万。

还是这一次战役,时间推到五月。指挥战争的隋炀帝告诫军中将领:第一,各军将领不能暗中偷袭敌人;第二,只要攻击敌人,必须要三路并进,且能相互联系,要是有一方联系不到,即可退回,不可孤军深入,否则容易招致失败;第三,不管是进攻还是停战,都必须奏报请旨,不得擅自行动!

违抗军令者,杀无赦!

进攻是凶猛的,对方招架不住,几次要求投降。但是将领不请旨不敢自作主张,得先派人回去奏报皇帝。

那边要求投降,这边去请旨,然后对方得以喘息,还可再坚持。

如此再三,战未胜!

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还不是一次,杨广都没有改主意。反而下旨责骂军中士卒众将贪生怕死,战后必诛杀之。

结果不出所料:大败而归。

咱就说,小孩子玩过家家,也不是这么闹着玩的。

是隋将不勇猛么?是将士不拼命么?这么指挥,再勇猛拼命有什么用呢?这要是能胜,那才是真见鬼了。

正看着呢,同僚上官们回来了,议论纷纷。

陛下选宗室之女册封为信义公主,赐婚给突厥曷娑那可汗。

武贲郎将元礼侧位而坐,见这新来的属官年岁小,然卑谦自持,才一坐下,便有热浆水奉来,便和缓了一些面色,扭脸跟边上入座的内史舍人元敏道:“陛下此番赐婚,何意?”

是啊!何意?

曷娑那可汗并非突厥之主,是突厥内斗的失败者。当初,射匮可汗向大隋求婚,大隋认为可分化西突厥,便告知这位求婚的射匮可汗,说你要是能杀了处罗可汗,那大隋就跟你联姻。

于是,射匮可汗击败了处罗可汗,处罗可汗抛妻弃子,逃到大隋,被陛下册封为曷婆那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