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建新家园(第2页)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玻璃,空间里倒是有,大地震中仍都变成了碎肉,玻璃又怎么可能完好无损?

 明晃晃的放在大家面前,那就实在诡异了。

 这里晴空万里,空气中带着芳草的清香,还有湖水的湿润,经历过末世的恶各种恶劣环境,大家只觉得呼吸都格外的香甜。

 每个人做事的节奏比以前都加快了不少,纷纷憧憬着住进新的家园里。

 十天后,根据云以琛设计出的图纸,大家搭建了五间二层小木屋。

 地板全部是用切割打磨好的十分厚实的木板拼接,整体要的就是一个实实在在,舒服宽敞。

 二楼和一楼的格局一样,一大间屋子分了卧室和客厅,总面积都有20平方左右。

 其中八间用来住人,另外两间放置各种物资。

 在这一排二层木屋的左侧边,另外修了两间房,那里是厨房和餐厅。

 而在右侧边则是男女浴室和男女厕。

 虽然这里是有淡水湖,不过,该有的设置一样都不能少。

 至于取水,物资里面高压泵还在,水管也有,用电,根本不用担心。

 光伏板已经铺好,光能和风能要带动照明用电和抽水用电,根本不算回事。

 至于木屋的顶上,为了以防下雨漏雨水,大家用最原始的方法,用稻草和粘土搅拌均匀,细细的涂抹在顶上面。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许会建个砖瓦窑,烧制瓦片,以后铺在木屋上效果会更好。

 走进木屋,一股浓浓的木头的清香味,还有临时做出来的桌椅板凳,做的榻榻米,铺上褥子,预留的窗口直接钉上窗纱,再把窗帘挂上,一个简单质朴的家就完成了。

 屋里好了,再到湖边捡拾了一堆的鹅卵石,铺在木屋前面的院子里,即便是下雨,也不会带出泥。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才是重中之重。

 民以食为天,住的再好,没有粮食,迟早也待不下去。

 谢惠民两口子带领大家,开始人力开荒。

 要真正说起来,这里的土地并不算太贫瘠,毕竟,这里当初就是个景区,有专业的工作人员维护打理,否则也不会生长那么多人工培育出来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