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血狸奴
第410章 窦婴,堕落了(第3页)
这个恩,刘启这一脉的诸刘宗亲,都还是认的。
尤其是刘胜,更是至今都还承窦婴一个‘扶保之功’的泼天大人情。
结合此件,待天子启驾崩殡天,天子胜新君继立,背靠东宫太皇太后,头顶皇帝太傅之职,又兼天下有名的大儒、平灭吴楚的大功臣等一系列身份,窦婴即便做不了又一个张苍,也必定会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改的一笔。
若是更肆无忌惮的发挥想象力,窦婴这个外戚的出现,甚至可能会为后来的外戚群体做出榜样,让外戚群体自发朝着文武双全,出将入相的方向发展,亦未可知。
只是窦婴的选择,让全天下的人都只觉一阵摸不着头脑······
“当年,先孝景皇帝封临江王于江陵,魏其侯便因此而怀怨先帝,隐居于蓝田南山之下,整日里饮酒作乐。”
“——当时,可正是先帝考虑要不要对条侯下手,却又因为魏其侯的存在,而对魏其侯压制周亚夫抱以期待的档口。”
“只是魏其侯耍小孩子脾气,逼得父皇只能对条侯痛下杀手,也逼得孙儿不得已出手,冒着惹怒先帝,甚至是跌落储君之位的风险,才堪堪保下条侯的性命。”
“当时的魏其侯,是多么让人敬佩啊······”
···
“吴楚乱起,父皇赏赐魏其侯千金,魏其侯非但一金不取,还将那一千金大方的摆放在走廊穿堂,任由属从自取。”
“吴楚乱平,魏其侯携功班师,更是招揽了不知多少关东豪杰为门客,甚至在长安有了‘在世孟尝君’的美名。”
“只是再往后,魏其侯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太让先帝和皇祖母失望,也太辜负太宗孝文皇帝的器重了······”
又是一番拐弯抹角的眼药上个窦太后,刘胜也终是低下头去,再不发一言。
其实,从本心上来说,刘胜也同样对窦婴这个外戚长辈抱有期待。
——虽然是曾经。
虽然当时,刘胜还只是太子储君,而且是地位尚不稳固,随便一点风吹草动,甚至是一场雷雨、一次月食乃至一颗陨石,就能把刘胜砸下储君之位的太子储君,刘胜也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曾经对窦婴抱有过期盼。
期盼窦婴能以自己的学术地位,为刘胜巩固储君地位;
期盼窦婴能凭借在军中的威望,为刘胜赢得军方的支持。
更期盼窦婴能真的做自己的老师,教自己一些有用的东西,好让天下人对自己这个太子储君安心。
但窦婴,让刘胜失望了。
刚才,刘胜一口一个‘窦婴让皇祖母失望了、让先帝失望了,还辜负了太宗孝文皇帝的信重’之类,似乎是真的在以上帝视角,客观评价窦婴这个人。
但实际上,刘胜真正想要说的是:窦婴,太让朕失望了······
窦王孙,实在是太让我这个晚辈感到失望了······
“再怎么说,也是曾平灭吴楚之乱,于国有功的栋梁。”
“即便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皇帝也至少要看在我这瞎老婆子的份上,对王孙稍宽容一些······”
不知沉默了多久,窦太皇太后终还是苦涩的笑着,道出这样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而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刘胜便立刻了然:自己这个皇祖母,这是又心软了。
或者说:在窦氏外戚隐藏在‘男丁繁盛’的表现下,是‘可用之人屈指可数’的现实的前提下,窦太皇太后,还是无法下定决心放弃窦婴。
毕竟曾几何时,窦婴,是窦氏一族唯一的希望;
如今的窦氏掌权人窦彭祖,当时甚至只是窦婴的助手,连备选都算不上······
“皇祖母所言甚是。”
“既然都是一家人,那自然应该彼此多包涵,即便走错了路,也应该去纠正家人的错误,而非放弃这个家人。”
···
“皇祖母放心吧。”
“魏其侯,会重新振作起来的。”
尤其是刘胜,更是至今都还承窦婴一个‘扶保之功’的泼天大人情。
结合此件,待天子启驾崩殡天,天子胜新君继立,背靠东宫太皇太后,头顶皇帝太傅之职,又兼天下有名的大儒、平灭吴楚的大功臣等一系列身份,窦婴即便做不了又一个张苍,也必定会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改的一笔。
若是更肆无忌惮的发挥想象力,窦婴这个外戚的出现,甚至可能会为后来的外戚群体做出榜样,让外戚群体自发朝着文武双全,出将入相的方向发展,亦未可知。
只是窦婴的选择,让全天下的人都只觉一阵摸不着头脑······
“当年,先孝景皇帝封临江王于江陵,魏其侯便因此而怀怨先帝,隐居于蓝田南山之下,整日里饮酒作乐。”
“——当时,可正是先帝考虑要不要对条侯下手,却又因为魏其侯的存在,而对魏其侯压制周亚夫抱以期待的档口。”
“只是魏其侯耍小孩子脾气,逼得父皇只能对条侯痛下杀手,也逼得孙儿不得已出手,冒着惹怒先帝,甚至是跌落储君之位的风险,才堪堪保下条侯的性命。”
“当时的魏其侯,是多么让人敬佩啊······”
···
“吴楚乱起,父皇赏赐魏其侯千金,魏其侯非但一金不取,还将那一千金大方的摆放在走廊穿堂,任由属从自取。”
“吴楚乱平,魏其侯携功班师,更是招揽了不知多少关东豪杰为门客,甚至在长安有了‘在世孟尝君’的美名。”
“只是再往后,魏其侯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太让先帝和皇祖母失望,也太辜负太宗孝文皇帝的器重了······”
又是一番拐弯抹角的眼药上个窦太后,刘胜也终是低下头去,再不发一言。
其实,从本心上来说,刘胜也同样对窦婴这个外戚长辈抱有期待。
——虽然是曾经。
虽然当时,刘胜还只是太子储君,而且是地位尚不稳固,随便一点风吹草动,甚至是一场雷雨、一次月食乃至一颗陨石,就能把刘胜砸下储君之位的太子储君,刘胜也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曾经对窦婴抱有过期盼。
期盼窦婴能以自己的学术地位,为刘胜巩固储君地位;
期盼窦婴能凭借在军中的威望,为刘胜赢得军方的支持。
更期盼窦婴能真的做自己的老师,教自己一些有用的东西,好让天下人对自己这个太子储君安心。
但窦婴,让刘胜失望了。
刚才,刘胜一口一个‘窦婴让皇祖母失望了、让先帝失望了,还辜负了太宗孝文皇帝的信重’之类,似乎是真的在以上帝视角,客观评价窦婴这个人。
但实际上,刘胜真正想要说的是:窦婴,太让朕失望了······
窦王孙,实在是太让我这个晚辈感到失望了······
“再怎么说,也是曾平灭吴楚之乱,于国有功的栋梁。”
“即便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皇帝也至少要看在我这瞎老婆子的份上,对王孙稍宽容一些······”
不知沉默了多久,窦太皇太后终还是苦涩的笑着,道出这样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而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刘胜便立刻了然:自己这个皇祖母,这是又心软了。
或者说:在窦氏外戚隐藏在‘男丁繁盛’的表现下,是‘可用之人屈指可数’的现实的前提下,窦太皇太后,还是无法下定决心放弃窦婴。
毕竟曾几何时,窦婴,是窦氏一族唯一的希望;
如今的窦氏掌权人窦彭祖,当时甚至只是窦婴的助手,连备选都算不上······
“皇祖母所言甚是。”
“既然都是一家人,那自然应该彼此多包涵,即便走错了路,也应该去纠正家人的错误,而非放弃这个家人。”
···
“皇祖母放心吧。”
“魏其侯,会重新振作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