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院里的那点事(第2页)
不过呢,这回的对象不是剧情里的那位唐艳玲了。
而是一位普通人家的姑娘。
具体来说,也就是位过日子的人。
想想,也可以理解了。
毕竟现在的棒梗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又是下乡又是跟许大茂折腾电影的。
最后才经“傻柱”介绍去了那哪当了小车班的司机。
既然没有“虚度光阴”,同样也没有“好工作”,那对象不一样了,也是应该的。
当时,棒梗结婚的时候,宴席是何雨柱和周浩然一起做的。
对于这样的事,只要你好说好商量,哪怕是盼交情少给两个,但是礼节做到位了,周浩然是从来都不会拒绝的。
甚至,还有点小欢喜。
毕竟,这很热闹啊。
自始至终,周浩然都认为,电视剧是电视剧,现实只能是现实。
那一个大院的邻居住着。
大家又没有什么砸锅啊、砸酱缸啊这类的仇恨。
虽然“防人之心不可无”,但至少可以当个邻居处。
也就因为这样,从周浩然“落户”四合院这么些年了,跟谁的关系都不错。
多多少少的都能唠几句。
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啥的,总能看见周浩然的身影。
当然了,这一点也是基于周浩然每个月工资够花还有剩余。
跟周浩然一样的“哪有事哪到”的,还有何雨柱。
可能是因为被周浩然给带的。
也有可能是因为何雨柱结婚早,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孩子。
也就造成了这个世界的何雨柱虽然“哪有事哪到”,却不像电视剧里的那样“傻柱”了。
不再是那个“滥好人”。
说起来也怪。
电视剧里何雨柱都那样了,就差掏心掏肺了,也没见人说他仗义,甚至还一口一个“傻柱”叫着。
可现在,何雨柱和周浩然只是“哪有事哪到”,在顺便在接席面的时候少收两个,“仗义”之名却传遍了整个巷子。
想来就搞笑。
“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话是60年代(1963年),由灯塔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n. Lorenz)提出来的“蝴蝶效应”的一个缩句。
很显然,这句话也很适用现实的四合院。
既然周浩然这个“小蝴蝶”能改变何雨柱。
那么,何雨柱这个“大蝴蝶”就能改变四合院。
棒梗的改变就不说了,虽然可能会比电视剧里过的稍微的差那么一奈奈。
但是前面也说了,至少结局是好的,不用在担心等“傻柱”“走”了之后,何晓和娄晓娥的报复了。
同样改变的,或者说“被”改变的,还有易忠海。
电视剧里,应该是65年吧,易忠海确定了以后养老是有傻柱来。
据说。。。。或者说,是据网友分析的,老易是被后院聋老太太给点拨的。
不管怎么说吧,易忠海是在那时候开始“控制”“傻柱”的。
可现实呢?
65年的时候何雨柱已经结婚了,孩子都有3个了。
就更别说人家老丈母娘胡母还成天在院子待着。
你易忠海再有能耐,还能大过人家丈母娘?
控制?
控制他奶奶个腿吧。
找养老人的事,也就拖了下来。
等到68年的时候,正好赶上棒梗要下乡这事。
老易眼睛亮了。
这不是现成的么?
妥了。
两家一拍即合。
易忠海有了个接班人的养老人。
贾家也不用再愁棒梗去下乡的事,还白得一个工作。
简直,双赢。
也就是从这之后,易忠海对贾家上心了。
电视剧里那“晚上送粮”的情节虽然没有上演过。
但是,平时小来小去的支援啥的,又或者逢年过节几家凑在一起过,还是经常上演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
凑在一起过节过年的,就有后院的聋老太太一个。
因为何雨柱在这个世界不像电视剧里“傻柱”那样一口一个“奶奶”的叫她了。
平常大家只不过是普通邻居。
这回,聋老太太也没有在圈拢易忠海去找何雨柱养老。
而是老老实实的当着她那个“院里的祖宗”。
当然了,这回的聋老太太一点都不讨人嫌。
平时没事就在后院晒晒日央啥的,根本不往前面走。
一走一过啥的,高兴了就笑呵呵的跟人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