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小厨子地主家的小胖子

第81章 院里的那点事

农历年底,1月份了。

 虽然京城这边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次高考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但是其影响,还在。

 而且,还很巨大。

 因为,放榜了。

 院里那些有参加高考的孩子的家庭,又一次的紧张、激动、盼望等等等等。

 对他们来说,孩子要是能被大学录取,哪怕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专科录取,那都跟鲤鱼跃过了龙门一样,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渐渐的,录取通知书逐渐的开始送达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家庭,那喜悦之情都没法言表了。

 你就看吧,巷子里基本上每天都有大摆宴席的。

 就算被称为阎老西的闫埠贵,都因为他家老四闫解娣考上了津门那边一所师范,而特意请了何雨柱和周浩然这俩兄弟“出山”,在院里摆了好几桌。

 桌上,好烟好酒虽说也算略微的“薄”了一些。

 但至少这对闫埠贵来说,已经算是大出血。

 酒桌上,跟闫埠贵一样,家里有孩子考上了的老邻居们凑在一起,商量着他们分开办还是一起办。

 只有刘海中,虽然也是跟其他人一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的。

 但是眼底的那一丝羡慕是瞒不住别人的。

 他也想像闫埠贵这样的大方一回,让邻居们围在他周围说着像“文曲星下凡”这类的恭维话。

 可惜,他家老三不争气,到现在录取通知书也没到。

 估计是没戏了。

 还好,他家好在有个老大曾经也是被人称呼过是“文曲星下凡”的。

 而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老闫家虽然考上了一个,不还有俩没考上么?

 那他就是比闫老三强。

 该说不说的,刘二胖自从他在厂子里那什么的小组长被拿了下来之后,是特别的消停。

 尤其是最近前两年,他从厂子退休了之后,更像是换了个人似。

 原先,虽然他一脸的胖肉,但是看起来却是像横肉似的,一瞅就不好惹。

 可是自从他退休了之后,哎,还别说,见人笑呵呵的了。

 没什么事跟闫埠贵还有同样是退休了的易忠海下下棋,喝喝酒,整个人气场都变了。

 就连脸上的胖肉都让人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蔼可亲了。

 可能,这就是老人嘴里的“老来善”。

 听说,只是听说啊。

 刘二胖现在想把他家老三送到厂子里当工人。

 按周浩然估计,这事应该很简单的。

 真的,很简单。

 就先不说了刘二胖跟易忠海一样,都属于在厂子里工作了一辈子的高等级技工了。

 也先不说刘二胖在当小组长的时候得罪了多少人。

 就说刘二胖这几十年带出来的徒弟以及资助过的学生现在已经变成了各个地方的“支柱”了。

 那送自己的儿子进厂,还不简单么?

 而且,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

 别忘了“替岗”这回事。

 虽然现在还没有明文规定出现“退休或退职替岗”的政策。

 但还是那句话。

 工作了一辈子的高级技工,而且还是拥有着一堆徒子徒孙的高级技工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简化一点就是刘二胖的能力超乎想象。

 既然说到了还没有正式实施到过一阵就要正式实施的“以老换少”了,那就顺便说说差不多算是以“以老换少”进厂从而没去下乡的棒梗吧。

 52年出生的棒梗,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今年,都26了。

 在68年那阵,他被易忠海弄进了厂里当了临时工。

 前几年,易忠海退休了,棒梗也就顶了易忠海的工位,成为了正式工。

 也算是这小子玩活劲。

 虽然还是有着被家里惯出来的“偏执”和“偏激”。

 但是由于没有了“傻柱”的“放纵”,棒梗也不再是小说里那个“诛仙剑阵”都杀不死的“盗圣”了。

 棒梗自从进厂了开始,他奶贾张氏那句“我孙子打小就聪明”算是印证了。

 当然了,也可能是易忠海这回认真教了。

 反正棒梗的手艺虽然因为“封印”还是一级工。

 但是干的活基本上都是四、五级钳工才能干的活。

 这一点,就比他妈秦淮茹都厉害。

 也正因为这样。

 前几年,要是周浩然没记错的话,应该是75年,也就是地震的前一年,棒梗经易忠海介绍,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