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天京诸事(第3页)
太平天国的官方评价:“中国封建时代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注意那几个定语,真是一个都不能少。
甚至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更邪乎。
若不敢直视这些基本历史事实,那就和棒子国人一样自己发明历史,想怎么爽都行,乌鸦就不掺和了。
这章解释太平天国的男女分营制度。
-----
一、太平天国男女分营制的实行与废除。
注意本章的时间点,即1854年3月左右,太平军攻下南京已有一年,在太平天国控制力所及范围内,百姓皆实行严格的男女分营制度,且所有财产充入圣库。
这在流传至今的太平天国《天情道理书》中有原文记载:
“我们兄弟荷蒙天父化醒心肠,早日投营扶主,多有父母妻子伯叔兄弟举家齐来,固宜侍奉父母,携带妻子。但当创业之初,必先有国而后有家,先公而后及私。况内外贵避嫌疑,男女均当分别,故必男有男行,女有女行,方昭严肃而免混淆,断不可男女行中或相丛杂,致起奸淫,有犯天条。”
分营初衷,源于起义初期缺乏稳定根据地,需借分营实现全员军事化管控,避免家庭关系分散战斗力。
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受基督教教义影响,强调“内外贵避嫌疑”,认为分营可杜绝淫乱、维护宗教纯洁性,还能以家属为质确保士兵忠诚。
客观上,这一制度救助了穷苦妇女、寡妇等弱势群体。
然而,和太平天国颁布的诸多法令一样,这些法令只约束他人,管不到诸王。
分营制度的瓦解始于陈宗扬、卢贤拔案。
陈宗扬是秋官又正丞相,隶属东王杨秀清麾下,战功赫赫。其妻谢满妹为东王府女官,二人因分营制度长期分离。
1854年3月,陈宗扬在东王府巡视时与谢满妹私会,被曾受谢训斥的何姓女官告发。讽刺的是,何姓女官曾因私会遭谢满妹训斥,此番是借机报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审讯,陈宗扬承认私会,但否认勾引其他女性。最终,杨秀清以“夫妻私合且意图拉人下水掩盖罪行”为由,判处陈宗扬夫妇斩首示众。
卢贤拔是杨秀清表兄,镇国侯兼东王府首席尚书,负责文案和制度设计,属核心文臣。
他与同为东王府女官的妻子谢满妹(同名不同人)多次私会,因同僚举报暴露。杨秀清以“天父下凡”名义革除卢贤拔爵位,仅判其游街示众,未处死刑。
两案同发于1854年3月,卢贤拔因与杨秀清的亲缘关系被轻判,引发朝野不满。
官员认为杨秀清“亲者宽,疏者严”,违背“法律平等”原则。为平息众怒,杨秀清再次假托“天父下凡”,当众杖责自己五十大板,并宣称“秉公执法,不偏私亲”,实则作秀维护统治权威。
这两起案件暴露了分营制度的不可持续性。1854年5月,杨秀清发布《暂分男行女行将来仍然完聚诰谕》,承诺未来恢复家庭,为1855年分营制度正式废除铺路。
咸丰五年三月(1855年3月),洪秀全发布诏令废除男女分营,允许婚配、夫妻团聚,民间实行一夫一妻制,高级官员仍可多妻。
同时设立“男女媒官”管理婚配,颁发“龙凤合挥”(中国最早的结婚证书),规范婚姻登记。
历史评价:分营制度在战争初期确有强化纪律之效,但后期异化为压迫工具。其废除标志着太平天国从激进宗教理想向现实治理妥协,也暴露了农民政权在制度建设上的局限性。
下一章补充说明太平天国的婚姻制度,看在男女平等的口号下,真正的实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