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卫所的状况

话说这大武王朝初立之时,那开国皇帝深知边疆稳定之重要性,于是乎便下旨从长安、耀州、同州、汉州等地的大武中部繁华州府之中,大规模地调动了数十万户人家前往边疆戍守。这些百姓们背井离乡,携家带口,长途跋涉来到了边疆之地。

 到得边疆后,他们按照朝廷规划,于每一个县城周边都设立起了边防卫所,并开始垦荒屯田。如此一来,既能够保证军队有充足的粮草供应,又能让这些屯民们自给自足,安居乐业。

 起初,这套边防卫所制度确实对大武王朝的统治稳固以及边境安全发挥出了相当显着的作用。那些卫所士兵们日夜巡逻放哨,防范着外敌入侵;而屯民们则辛勤劳作,将一片片荒地开垦成肥沃良田,使得边疆地区逐渐繁荣起来。

 然而,正所谓“花无百日红”,随着时光流逝,这看似完美的边防卫所制度却也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之下,再加上缺乏实战锻炼,军队的战斗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滑趋势。与此同时,繁重的劳役与微薄的待遇致使许多军户不堪重负,纷纷选择逃离卫所,另谋生路。这样一来,原本严密有序的边防卫所体系变得漏洞百出,边境安全也因此面临着严峻考验……

 这些军户祖祖辈辈皆以当兵为业,然而他们的晋升之途却异常艰难,希望渺茫得如同暗夜中的点点星光。久而久之,这些军户逐渐沦为了百户长的私有财产。那些贪婪无度的百户和总旗们肆意侵占着军户们赖以生存的田产,甚至还毫不留情地克扣本应发放给军户们的军饷。如此一来,原本民风淳朴、安分守己的关中农民们被逼迫到走投无路的绝境。

 就在这水深火热之中,一桩桩离奇的事件开始悄然上演。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百户和总旗们竟然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而且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令人毛骨悚然。人们纷纷猜测其中缘由,但始终不得其解。

 在路上,长史赵东初便向李三一详细地讲述起了胭脂城卫所目前的状况。据他所言,这个卫所按照编制应当拥有一百三十名士兵以及两百户军户。此外,这里还有多达七千余亩的屯田。然而,自从三年前前任百户长和两名总旗离奇身亡之后,他们各自的家族中竟找不出一名成年男子愿意接替这份差事。而秦州卫所总兵也迟迟未派遣新的人员前来接任,于是众人只能共同推举出一名小旗暂时代理百户长一职。

 胭脂城卫所处在县城西北角,在县城、马坊镇、双河镇中间位置。

 大武六十三年十一月初十

 当李三一和赵东初缓缓地走到卫所那扇高大而略显破旧的门前时,他们惊讶地发现门口居然空无一人,连平日里站岗放哨的士兵都不见踪影。两人对视一眼后,小心翼翼地踏进了营区。

 一踏入营区,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破败不堪的景象。原本应该整齐排列的营帐此时显得杂乱无章,有些甚至已经坍塌;地面上杂草丛生,仿佛许久未曾有人打理过一般。放眼望去,整个营区内冷冷清清,丝毫看不到人影,也听不到半点人声,让人不禁心生疑惑:这里究竟还有没有人居住呢?难道是因为天气太过寒冷,大家都躲在营帐里不愿意出来吗?

 “长史,你确定这真的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卫所吗?”李三一满脸狐疑地转头看向身旁的长史赵东初问道。

 赵东初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十分肯定地回答道:“千户大人,请相信我的判断。三年前,我曾跟随张易中大人来过此处一次,当时这里虽然规模不大,但好歹也是有不少士兵驻守的。可如今却变成了这番模样……实在令人费解啊!况且就在前几日,张易中大人还从这里借调走了三十名士兵呢。”

 听到这话,李三一皱起眉头沉思片刻,然后对着站在一旁的亲卫队百夫长宇文飞下令道:“宇文飞,你率领一队人马进入营区仔细搜查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或者发现一些人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