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欧阳午良
欧阳午良
大武六十三年五月十二
在大夏东南部的大夏关,雄伟壮观的城楼之上,大夏新任皇帝的九弟——欧阳午良正独自一人懒洋洋地斜倚着。他微微抬头,目光追随着天空中洁白如雪的云朵,它们自由自在地在湛蓝如宝石般的天幕下飘荡着。
此刻,初升不久的朝阳正好高悬于空中,洒下一片金灿灿的光芒。正值五月时分,天气依然温暖宜人,偶尔还有几缕尚未完全散去的春风轻轻拂过面庞,带来丝丝凉意和缕缕清新之气。这样悠闲舒适的时光本该让人陶醉其中,但对于一心想要来到边关建立功业的欧阳午良来说,却难以提起兴致。于是,他索性在那张舒适的躺椅上合上双目,佯作小憩之态,而实际上,他的双耳始终保持警觉,静静地等待着那道熟悉声音的响起。
“噔、噔、噔……”一阵有节奏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缓缓传来。这声音仿佛具有某种魔力一般,让原本紧闭双眼的欧阳午良瞬间睁开双眸,眼中一道锐利的精光一闪而过。
“主人,入关数量已经计算完毕了。”一个恭敬的声音适时地在耳边响起。
一年前,大夏老皇帝忽然驾崩,此时老皇帝还不到四十岁,身体健康,听说后宫又有一个儿子出生,还是最宠幸的皇贵妃所生,一时高兴,随手拿出一瓶当年登基时候的陈酿酒,喝了几口,随即倒在了御座之上,再也没有醒来。这皇帝叫欧阳皓宇,是大夏开国八十九年以来第四代皇帝,第三代皇帝年少继位,在位时间三年,只有皇后一人诞下嫡子,其他后宫生下来都是女儿,有辅政大臣、太后垂帘,大夏到是国内稳定,国土面积还增加一成。到欧阳皓宇十六岁正式处理朝政,用三年时间才取得朱批之权,又用三年,才控制朝政。此时已经二十有二。
在这六年时间内,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历经多少鲜血的洗礼,才堪堪站稳脚跟。在子女数量上,吸取上一代子女单薄的教训,后宫佳丽不断增加,还都是朝廷重臣之女,虽然女子地位高低不同,但是生孩子这事是一直没停。后宫不断传来皇子、公主降临的消息,到站稳脚跟,发现有儿子十五人,女儿十七人。小国儿女多,不好封呀,发现事情有点大发后,就没有在增加后宫数量,仔细一算这几年后宫多了三十四人。虽然没有在增加后宫人数,但是生孩子这事是认真的,至突然驾崩,一共诞下皇子二十九人,公主三十七人,夭折十二人,还有四十四人,怀孕的还有八人。
话说这大皇子并非出自皇后娘娘之腹,但那皇后却也极为厉害,一口气诞下了四位嫡子和三位嫡女。这嫡子分别是二皇子、五皇子、九皇子以及十三皇子。
且说这朝局风云变幻,二十五位皇子皆对那至高无上的皇位虎视眈眈。然而,在这场激烈的争斗之中,太子竟非嫡出之子。于是乎,在皇后的大力支持之下,这弟兄四人紧密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对抗其余诸皇子。
他们或明争暗斗,或阴谋算计,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较量之后,最终成功击败所有对手,使得其中一人得以登上那皇帝宝座。新皇登基之后,自然不忘封赏自己的兄弟们。他不仅赐予众兄弟王爷之尊号,更是下令全国欢庆,以彰显皇家威严。
而这些受封的王爷们,则被分别派往各地镇守一方。其中,九皇子被封至东南之地;五皇子则负责正北方向的防务;至于那十三皇子,则前往西南地区开疆拓土。每位王爷都得到了一整个州作为其封地,可谓权势滔天。如此一来,他们既为国家镇守边疆,又能享尽荣华富贵,当真令人羡慕不已。
就这样,半年后,老九待朝政稳定后,就带着王妃来到封地,大夏东南州,坐镇一州之地,歌舞升平,新鲜劲过去,就是在一州五县来回巡视。忽然想为二哥在做点事情。就在书房的地图上找出路,一个月前来到大夏关。
“统计的怎么样了?”一个月前来到大夏关口,发现这里的进出人很多,一半都是西域胡商,少部分是本国商人,还有匈奴、武国甚至不知道几千里外的吴国商人都有。欧阳午良就有些好奇,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都让师爷去统计一下近十年的记录。今天是出结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