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制造枪管(第2页)

 刘新矗立在乌江边,望着陈县令的背影,虽然江风寒冷,但心中却是一片炽热。

 回县衙时,路过鱼市码头,李晓明又鬼使神差地去了木屋。

 只见木门紧锁,佳人不见了踪影,原来这豆腐店只出早市,不免有些怅然。

 心想,也不知这个女子家在何处?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卖豆腐就卖豆腐,哭个嘛哩?

 又在乌江边上看了一会风景,冬季的江水格外地绿。

 只是风太大了,幸好里面穿了秋衣秋裤。

 也不知蒲荣、刘新他们里面俱都光着,怎么受的了?

 改天闲了一定得每人一套秋衣秋裤,省得冻感冒了请病假,耽误公事。

 李晓明回到县衙,拿出一根六棱的铜管来,这还是早一个多月前,让铁匠打制的。

 制造火枪,他其实早就一直在考虑。

 之前之所以没做,一是情势紧张,天天都在忙碌担心,根本就没时间去做。

 二是既然要做了,就想一步到位,做出能发射定装底火弹的,真正意义上的枪支。

 因为遂发火枪,无论射程还是威力,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而且还有诸多无法克服的缺点,碰上精锐骑兵,完全不够看。

 还不如摆上一排佛朗机小炮,要射程有射程,要威力有威力,声音还吓人。

 但是现在用来保护商队,炮不好带,带一队弓弩手太招摇了,去谁那摆摊谁不放心,肯定招灾引祸。

 火枪就再合适不过了,没人知道那是什么玩意,还能出其不意,又冒烟又响,还能吓唬人。

 但是其它零件倒好想办法,这枪管却是一点都马虎不得。

 李晓明穿越过来时,有一货车的钢管,但是不知道那些钢管行不行,能不能承受火药爆燃带来的高膛压?

 而且距离太远了,这个地方离南乡县有上千里,想想来时的一路跋山涉水,李晓明心里就发怵,活受罪。

 小货车以后再说,那林子里老虎多,且山尖之上,人迹罕至,想来也无人发现。

 就算发现,靠人力把那么多钢铁运走,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