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第3页)
所谓的“双非”收入,即非话费、非流量收入,也就是运营商基础产品外的增值业务收入。
毕竟,每个人的话费、流量使用是有恒定值的,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运营商收入就会停滞。
为了能够让企业创造新的盈利点,近些年,各大运营商都在努力规划新的增值业务。
只不过,动辄上千的个人硬件产品,却没办法列入增值业务的范围内。
沈涟听懂了楚飞虹的意思,但另一个疑问又浮上心头。
“可是,大飞哥,这次云海大规模推广儿童手表,到底图的是什么呢?”
“两种可能性,一是手表的厂商要上市,缺流水,没利润也要做;二是厂家不懂运营商收入逻辑,设计的方案中有结算漏洞,自己并不清楚。”
楚飞虹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了最为合理的分析。
运营商跟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有时非常微妙,很多亏本赚吆喝的项目,事前并不会跟合作伙伴言明,往往是到了结算时才会将一些隐性条款搬出来。
说是店大欺客也好,说是无心之失也罢,大部分企业根本不会反抗,最多就是认栽,下次不再合作。
这种事情普通人无法理解,但行内人早就习以为常。
尤其是三大运营商中的盛和通联,供应商能够结算到70%的款项,就要谢天谢地了。
沈涟简单测算了一下,小声感叹:“如果对方真的没有搞清楚结算规则,那他们这次可能要亏上几千万了。”
“这很正常。运营商的钱好赚,也不好赚。你不懂,几百万学费只是敲门砖。你若了解,年入过亿也只是起步。”
楚飞虹说完,带着一丝戏谑笑了起来。
“大飞哥,你觉得小神童这家公司是属于哪种情况?”
“这个方案跟品牌方肯定没有直接关系。大家都知道运营商行业有门槛,这方案一定是代理商提出来的。只不过,他没搞清楚落收逻辑。后面,恐怕要赔得倾家荡产。”
楚飞虹的临危不乱并非空穴来风,他对于运营商内部逻辑的了解,已经超过了很多运营商省公司的副总。
听完这段分析,沈涟看他的眼神也愈发崇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