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情理之中
还有什么值得心疼呢?
“不行!”
“未来不能这样延续下去。”
“我得提前前往云南和老二对质。
这逆子虽然性格张狂了些,仗着本事目中无人,但其实心中是极好的,对我们也算孝敬。”
想到此,朱棣觉得他有必要改变这一既定命运的轨迹。
他丝毫不认为向朱高煦表明心意会导致自身处于不利地位。
如果父子两人能够诚恳交谈一番,也许结果会更好。
【天道二年,父皇正式立母亲为皇后,统辖六宫,并册封你为皇太子,明确了储君之位。】
【按理说这是一桩喜事,然而你却提不起兴致来欢喜。】
【父亲在确立你为继承人之后,立马将监国重任全盘托付于你。
一切政务处理甚至上朝皆由你操持。】
朱棣:“......”
啧,老二倒是当了个彻头彻尾的甩手掌柜啊。
这刚登基第二年就把国政全扔下了?
可是再仔细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
当上皇帝以后也无非开头这两三年还算勤勉理政,后来就一门心思扑在北征上了,把小日子过成奔波在北征途中的模样。
还不是让皇太子朱高炽在京城代为料理国家事务吗?
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这么想想朱棣反倒苦笑了一声。
【父亲称帝后,汉王爵位直接交给了留守云南的二弟朱瞻坦。
而你已经是太子,自然不会再领汉王之职。】
【老三朱瞻埇则被父亲册封为雍王,分封地设在汉中。】
【老四朱瞻基受封岐王,老五朱瞻均成为成王,只是他们俩尚未确定封地。
父亲明确表示日后需让儿子们自己去开拓封地。】
朱棣:“......”
嘿,这种只封王而不给固定封地、要求王子们自行打拼的事恐怕也就老二能做出来吧。
但转念再对比大明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时却发现,当下这区区封地还真是难以满足后代雄心勃勃的需要。
这下倒勾起朱棣的兴趣了——他还很想看看自己的儿孙是怎么为大明开辟如此广袤的土地的。
【到了天道四年,你的首个孩子降生,正是嫡长子朱见涛。
对于这个孙儿,父亲格外宠爱,声称要自幼亲自调教,即便你有些不舍也无可奈何,毕竟繁忙国事压身,想亲力亲为养育怕也难做到啊!】
朱棣不禁暗叹——这场景怎么这般眼熟?
不就跟当年自己悉心教导朱瞻基一样嘛,而把一大堆国家大事丢给身为父亲的朱高炽处理,朱高炽现在可也是同样的遭遇啊!
天道五年,顺天府的帝魂塔终于建造完成。
其规模远超云南那座,足足大了两倍以上。
父亲还特意下令,让坐镇云南的老二负责将所有帝魂迁至顺天府的帝魂塔内。
对此,朱棣自然是大力支持。
毕竟,帝魂塔搬迁至京师后,他不仅能更近距离地陪伴老二,还能亲眼见证大明日益强盛的进程。
如果由他自己选择,在成为帝魂之后,也一定希望永远留在大明京师的帝魂塔中——这里是真正的国家中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