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迁都问题(第3页)

 从云南到漠北何止万里,即便日夜兼程往返一次也要耗去数月之久,可那边汉王失踪这么长时间,难道竟未引发丝毫涟漪? 

 护送皇爷爷灵柩返回顺天府的一路安宁无虞,并未如你所料想般出状况。 

 但之前见到的身影,恰似一粒种子在心底埋下,无论如何也挥散不去。 

 最终父亲成功登上帝位,而值得宽慰的是,云南的汉王朱高煦和塘沽的那位似乎已接受了既定事实,并未展现出任何作乱之意。 

 局势如此顺利,反倒让你对二叔朱高煦多了一层警惕。 

 你注意到,哪怕皇爷爷仙逝,这位二叔依旧拒绝释放皇奶奶返京,声称她年事已高,无法承受长距离奔波。 

 这话虽看似合理,却堵得你无从辩驳,可你也深知只要皇奶奶活着一日,谁也无法对二叔有所动作。 

 此时朱棣眉宇间满布纠结:直到亲眼目睹自己身故之后,朱高煦仍然按兵不动。 

 由此看来,他的行动很可能是待朱高炽继位或是日后瞻基掌权时方才爆发。 

 父亲登基后的举措迅速展开,他几乎推翻了皇爷爷所有的北伐方略。 

 对此,你虽然不表异议,然而当他提议迁都回应天时,却引发了你的极力反对。 

 毕竟皇爷爷临终之际反复叮嘱过你,倘若父皇真有迁都想法,务必竭尽全力阻止。 

 对于这一遗命,你是不敢稍有怠慢的,经过据理力争,父皇总算暂缓了南迁打算。 

 至此,朱棣才略微松口气:想必自己生前已然针对朱高炽即位后的潜在行为做好规划与防御。 

 尤其是迁都问题,是他决不容忍改变的。 

 大明面临的威胁大多源自北方,只有坚守北方才能稳固监控漠北形势。 

 就在洪熙元年,汉王朱高煦与另一位王爷奉旨前往顺天府觐见皇帝。 

 抵达后两人表现规规矩矩,令你觉得颇为诧异。 

 不过三天过后,他们即将离开回归封邑。 

 出发之时,父皇命你以太子身份亲自将两位皇叔送至顺天城门外。 

 【让你惊讶的是,二叔朱高煦突然对你说了几句令人困惑的话。 

 他声称你和父亲能如此安稳,还得归功于皇爷爷。】 

 【虽然你并不明白二叔这番话的含义,但你意识到,二叔心中仍然隐藏着对皇位的渴望。】 

 【然而由于皇爷爷的缘故,他似乎选择了按兵不动。】这让朱棣不禁皱起眉头: 

 难道朱高煦是因为看在自己面子上,才打算让朱高炽父子安安稳稳地做皇帝?可这样合理吗? 

 他不是最后也当了皇帝吗?要是他不与朱高炽、朱瞻基作对,莫非要去反抗朱祁镇? 

 正当朱棣想到这里时,猛然愣住了——朱祁镇!自己怎么把这家伙给忘了? 

 【从那以后,你越来越关注云南的动态。 

 深思熟虑后,你计划向父亲说明自己的打算:以探望皇奶奶为由前往云南,趁机试探二叔的态度与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