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856章 原来阴招在这里(第3页)

 “朕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使臣人选,换做其他人朕不放心。” 

 听到父皇的话,李承乾脸色一紧。 

 看父皇的意思,他心里己经认定杜荷是出使吐蕃的最佳人选,这可不行。 

 还不等李承乾说话,杜荷缓缓站起来说道。 

 “回陛下,臣虽然也想出使吐蕃,尽快促成吐蕃出兵征伐天竺诸国。” 

 “只是臣当前有大事要做,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离开。”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眉头一皱。 

 他们好不容易才把杜荷支开,难道又要出幺蛾子? 

 李治连忙说道:“杜尚书,当前开拓西域和天竺才是头等大事,还有什么大事比出使吐蕃还大?” 

 “本王觉得你可以把事情延后再做,先出使吐蕃完成任务。” 

 如果杜荷不离开长安,他们很多布局都没办法完成。 

 虽然李治冒着被父皇猜疑的风险,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站出来说话。 

 李世民的眉头微微一皱,他好奇询问道。 

 “杜荷,你在做什么大事?” 

 杜荷微笑着说道:“回陛下,臣发现在战场受重伤的士卒,并不是因为伤势而死。” 

 “而是因为伤口感染导致发炎,最后引发一系列的重疾。” 

 “为了减轻士卒伤口发炎,臣打算研制消炎的药物出来。” 

 这年头的兵刃都是以铁为主,刀口锈迹斑斑不计其数。 

 如果被生锈的刀刃砍伤,又没有高浓度的酒精消毒,伤口发脓的几率极大。 

 众将军听到杜荷的话后,脸上顿时露出期待之色。 

 李靖感慨说道:“杜尚书,如果你能研制出这等药物,那真是我们大唐士卒之福啊!” 

 侯君集、程咬金、李绩和李道宗等人,纷纷点头应和。 

 他们常年率兵打仗,知道受伤的士卒死亡原因。 

 可太医都束手无策,他们这些武将自然没有办法,只能白白看着士卒们痛苦死去。 

 要是杜荷真的弄出可避免发脓的药物,唐军的伤亡将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