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全部殉亡(第2页)

 朱由检此刻哪顾得上什么帝王仪仗。 

 带上万余名禁卫兵和文武百官径直向着杏山开拔而去。 

 一路上竟不断有普通民众自行随行出塞。 

 按照汉族传统,村里有人遇事乡里必来帮忙。 

 这次皇家出大事且是为华夏正统付出巨大牺牲。 

 至于被迫跟随朱由检行动的朝廷百官。 

 朱由检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绝不会让大明王室子弟白白陨落…… 

 东直门前。 

 东厂锦衣卫、侍卫亲军皆着素衣。 

 不论愿意与否的所有朝中官员均被宦官王承恩强迫集中于此地待命。 

 只见朱由检头戴将弁跨骑走在队伍前端,两眼呆滞凝视东北边陲。 

 京城百姓看到执意前往塞外的朱由检内心满是复杂情绪。 

 当朱由检御驾将要离开东直门时,顺天府当地年长族长手持象征皇权赐予的鸠杖主动拦在东直门外。 

 依照明朝礼制,超过八十岁者会被赐封贵族地位并可携带代表至高尊贵身份的鸠杖。 

 这一刻这些手握鸠杖的老人们所体现的是京师四周所有平民的声音。 

 十几位年迈老人眼中饱含热泪齐齐阻挡圣驾道:“陛下,塞外敌人强健,您的安危至关重要,绝不可以轻易涉险。” 

 朱由检眼神茫然停下马来望着这群年长者冷淡回复道: 

 “太子还留在辽西未归呢……不论生死必须查明其确切情况。” 

 "但是陛下,请考虑到陕甘地区的叛军威胁啊。 

 “ 

 ” 

 就算把京城交给李自成也无所谓了!"

 说罢,朱由检不顾众位老者的恳求毅然冲出东直门去。 

 寒冷北风凛冽吹刮间,数片雪花缓缓落下。 

 站在不远处观望着城外飞舞雪花内阁首辅温体仁神色惊慌地看着这一切。 

 最后硬着头皮走上前哭腔恳求道: 

 ” 

 陛下,边塞天气极寒且我们这些人年事已高难以经受旅途劳顿。 

 一旦抵达杏山估计这朝廷官员大半都将因受不了恶劣环境而死。” 

 骑在马上的朱由检注视面前的这位首辅许久, 

 然后带着些许迷惑开口询问: 

 “不知温爱卿您贵庚几何?” 

 听到这番话,温体仁先是愣住,随即拱手回答:"臣已年逾五十。 

 " 

 朱由检听后淡淡提示:"秦叔祖如今七十五岁高龄。 

 " 

 原本打算倚老卖老的一众大臣立刻被堵得哑口无言。 

 朝廷里七十多岁的皇室宗亲仍在前线拼杀,他们又怎能以年纪为借口推诿?温体仁听罢浑身一震,径直跪倒在朱由检面前:"臣万死……" 

 朝堂上下却无人留意这些文武百官此刻的表情,因为整个大明王朝的根基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 

 七天之后,皇帝朱由检偕同文武百官到达松山前线。 

 看着远处那片战场,朱由检默默拿起通讯设备联系了朱元璋。 

 朱元璋在收到信息后心领神会,静静注视着眼前的屏幕。 

 尽管朱由检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真正站在宫内成长至今的天子眼前目睹鲜血淋漓的战场时,依旧脸色发白、内心震颤。 

 与此同时,在洪武朝那边,面对这个熟悉的战场影像,朱元璋不禁双泪纵横——那些倒在战场上的生命,都是朱家子孙!就在几天前他们还活蹦乱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