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惊呆(第3页)

 “陛下,我们又何必等无以为继呢?” 

 “等到局面形成,那些满朝文武即便是明白银子的幕后主使者是陛下又能怎么样呢?” 

 “国库空虚时,他们对天子不理不睬;国库充盈后,他们依旧蔑视天子。 

 这般一来,这银两岂不是白借了?!” 

 听完苏谯的言辞,朱元璋心中猛然一震。 

 瞬间,他回过神来。 

 是了! 

 大明因资财匮乏求助于满朝文武,可即便借钱也是钱呀! 

 有钱,便不会轻易亡国。 

 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还敢轻狂? 

 莫非太皇恩如赐?! 

 然而苏谯的话尚有下文: 

 “这只是其一。” 

 “一旦借得大量金钱,即便天子无需担忧臣下竭力争辩、将领消极应对。” 

 “大明存,则他们的富贵身家尚在,将来若有东山再起之时,还有机会讨还银两。” 

 “反之若大明倾覆,则国灭债消。” 

 “倘若陛下变成那关外之人或者关内流寇,夺得大明之江山之后,会承担这笔旧账吗?” 

 “绝对不会!” 

 “因此利息要尽可能高昂,高到让满朝文武哪怕大明衰亡,也会痛上好多年!” 

 “把众文武大臣紧紧绑在大明这辆战车之上!” 

 “只有这样,才能使将士全力以赴,百官效死力战!” 

 “归根结底只有一句——” 

 “借钱前皇帝恳求他们,而借钱后便是他们向皇帝哀告。” 

 “必须清晰地告知这些大臣,现如今欠钱的人才是真正的主家!” 

 苏谯的话语方落,朱元璋的眼中顿时泛起光芒。 

 为何大明终究败亡? 

 难道这些王公贵胄看不出局势已然不可收拾么? 

 整个朝廷中的大小官员较之李自成更是明白大明将亡的命运! 

 为何这些人仍无动于衷? 

 皆因历史上的先例使然。 

 即使当年金兵侵入中原,也未曾真正侵害那些世家士人的权益! 

 他们认为仍有逃脱机会! 

 所以当大明真的陨落,这些人心怀期待,兴冲冲迎接新朝继位者李自成。 

 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 

 进城后的李自成毫不仁义道德,无视贫困群体。 

 专取贵族钱财! 

 此境之下,他们才对李自成渐感失望。 

 于是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成为了焦点。 

 可是事实证明清军比起李自成更加无道。 

 原本以为能保留身份地位,却被新兴旗人抢夺一切职权位置! 

 昔日曾与天子共享天下之权势者们遭遇变故—— 

 先是积蓄被掠尽;随后生产资料尽失! 

 直到渡江来到金陵之际,这群士大夫方才恍然。 

 还是我大明更符合自身利益啊! 

 至此,清军越过长江,所遇抵抗才达到顶峰。 

 可惜,已是回天乏术! 

 如果早些觉悟,在清军未进之前为边疆驻守士兵多供

些粮食支持边境防御,或许还能改写结局。 

 长久保国卫民容易让人们觉得守护国家只是你的职责。 

 却忘了,拥有家园国土的所有人都该承担保护责任! 

 片刻思索,朱元璋顿觉此举精妙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