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惊呆(第2页)
苏谯深呼吸一口气,昂首询问:“依陛下之意,外敌逼近,内政动荡,奸臣掌权可对?”
“确实如此。”
“国库空虚没钱可花吧?”
“确有此事。”
“此刻无法寻到抄家良机?”
“是。”
苏谯冷笑一声:“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办法吗?让后世之君去借嘛!”
朱元璋一脸茫然反问:“借钱?!”
当苏谯如此说完,朱元璋的脸色立刻缓和了下来。
“连捐都不肯的人,难道还会愿意借?”
苏谯注视着朱元璋,轻笑道:
“若是陛下开口去借,他们哪敢不借?”
“因为他们清楚,即便陛下欠账,他们也不敢讨要。”
“但若不是陛下借的呢?”
带着疑惑的眼神,朱元璋看着苏谯问道:
“如果借的人不是陛下,后代君王岂不是白折腾了?”
苏谯无奈回应道:
“陛下怎么如此顽固?”
齐泰惊愕地质问苏谯:
“你竟敢说陛下死板!”
然而,苏谯毫不在意地望着朱元璋说道:
“借的钱虽非陛下所借,陛下就不能用吗?”
这一瞬间,朱元璋顿悟。
“你是说找个别人借钱,然后让这些钱最终供天子使役?”
苏谯点头肯定:
“确实。”
不管是从宫中挑个太监还是勋贵,派遣出去向文武百官许以高利借款,越多越佳。
同时朝廷可制造些小波动。
既然他们都惯于假装贫
困,何不公开实施一次捐助?
话音未落,
朱元璋便感觉前路顿时开阔起来。
实行助捐后,估计众位大臣还是会大肆宣扬家贫。
如此一来,有利息回报的借贷就成为了他们隐藏财富的最佳场所!
这一计一旦施行……
朱元璋不由得深深倒吸一口凉气。
诚然,苏谯的建议确实在阴损之处见奇效。
稍加思索后,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
毕竟,朝中的官员皆是经过科举磨砺出来的精英!平日或许打仗不行,但绝对没有傻子。
朱元璋冷哼一声:
“你就把满朝文武当笨蛋了?”
“要是他们不上套,又该怎么应对?”
对此,苏谯不为所动。
并且提出了前期支付一部分利息的做法。
例如存入一万两银子就当场支付六百两的利息!
短期借款的本息兑付后,才能稳扎稳打地获取更大的收益。
想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询问道:
“国家库里没银两,哪有钱来支付利息?”
苏谯无可奈何地说:
“新的借来的嘛。”
“那你这不就成了空手套白狼了吗!”
苏谯依旧从容地点了点头: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盯着苏谯追问:
“难道不会有无以为继的一天?到时我大明江山怎么办!”
实际上,“空手套白狼”的手法早在中原地区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尤其是民间这样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大多仅被视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朱元璋同样听闻过不少这样的例子。
只是它们最终的结果往往陷入困境。
然而听到朱元璋的疑虑时,苏谯反倒一副看待懵懂之人的模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