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苏谯(第3页)
苏谯尚在迷糊状态中。
昨日他懵懂间成了状元,今早又被人从睡梦中拉来上朝,完全没有精神。
唯有茹太素一见他便热情上前。
没等苏谯回过神,茹太素已大声说道:“我是今年会试主考官,也算是你的座师。
待会上朝时你站在我后面,我悄悄教你一些朝廷规矩。”说完拉着苏谯往奉天门内大步而去。
周围的进士们见状,酸得直恨牙痒。
为啥他能成为特别照顾的对象?
伴随百官山呼之声,朱元璋开始了新的早朝。
目光扫视殿前群臣和新科进士们。
这是他们第一次出席朝会,其中三甲中的不少人恐怕此生再难见到皇帝一次,故人数较平时多了些。
等到礼仪结束,略显疲惫的朱元璋缓缓开口:“自去年懿文太子仙逝后,朕已决定立允炆为皇太孙储君。
然其年幼,而各藩力量正强,朕相信诸子皆为孝顺之辈。
但若日后太孙继位遭奸人蛊惑藩王,各位以为当如何应对?”
话音刚落,茹太素凑到苏谯耳边小声说:“此乃国本大事,你无准备便莫要多言,有东宫官员自会在近前来参详。”
“自然,你也能插两句嘴,但得牢牢记住,太孙才是未来的君主!”
“……”
人群中,茹太素口若悬河,正向苏谯细说朝堂局势。
周围新晋进士们个个竖耳倾听,唯恐错过一字。
唯有苏谯心神恍惚,似有所思。
而在群臣之中,黄子澄与齐泰二人眼前骤然一亮。
从二人入东宫为朱允炆授业起,
其仕途命运就和朱允炆密不可分了。
怎会不觉察到藩王握兵自重,将来必成大忧!
作为朱允炆坚定的拥趸,二人早有削藩之心。
军权既然是老朱放出去的,由他收回最为妥当。
只是,懿文太子朱标逝去不久后,秦王朱樉又被妇人毒杀。
两年内痛失二子,老朱实在不想再让自己剩下的儿子受委屈。
今日老朱主动提及此话题,岂不是大好良机?
“你看,黄子澄他们欲动了。
先听他们怎么说,你再发言。”茹太素轻声道,“别急着往前冲……唉!小子,他们在后面呢,你还急啥?”
就在黄子澄准备站出来时,
却被身后熟悉而陌生的声音打断:
“臣苏谯奏明陛下:藩王拥兵自重,日后必将成患。”
话音刚落,满朝哗然,所有人一时愣住。
连黄子澄也不得不服。
这孩子行!
看着平时呆愣愣的,真事儿还真敢上口说出来。
即便眼神里带几分赞许,朱允炆心中仍暗喜:说得对!就该如此。
殿试里的气概再来一次吧!
在旁一直揪着苏谯袖子的茹太素,这时也不由挺直胸膛。
这是他得意弟子啊!
诤臣典范,魏征附体!
他小声嘱咐道,
“很好,如今太孙已记住你。
你这会儿差不多能回来复命了。
等下陛下问你几句闲话,随口应酬便是。”
何谓全程保姆?这就叫保姆级指导!
这不是普通职场新人么?有前辈日日替你做好任务不说,还把每步细节讲给你听。
茹太素不是座师那么简单!简直就是贵人降临!
没多久,朱元璋眉头紧锁,目光凌厉地盯着苏谯,
“那你有何对策?”
见老朱发问,在场众人瞬间眼热羡慕不已:
怎么应对?
收缴权力,派人监视呗。
还有疑问吗?
茹老师呀!咱们也是你的学生!帮帮忙嘛!
正当一片目光中射出刀锋之时。
苏谯抬眼看着朱元璋,朗声道:
“太孙体质单薄难以统驭全局,依臣之见,不如直接传位于燕王!”
刹那间鸦雀无声,
朱允炆震惊无比、茹太素一脸茫然、连一直看好戏的书生们也愣住;
方才围着茹太素一群学子纷纷悄悄挪开步伐远离这个麻烦源,
毕竟两人联系如此密切。
一旦砍头的风波波及自己可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