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老来昏聩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宣王中兴”曾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盛世的光芒,然而,这看似辉煌的表象背后,却隐匿着无数危机,恰似平静湖面下汹涌暗涌的波涛,随时可能掀起惊涛骇浪,将这片看似安宁的盛世景象彻底颠覆。

 周宣王统治的岁月里,战争的阴霾始终笼罩着西周王朝。为了拓展疆域、巩固统治,他长年累月地发动战争,一场接一场的征伐,让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流水般大量消耗。每一场战争,都需要征调无数的青壮年劳力奔赴战场,致使农业生产和社会建设的劳动力严重短缺;为了筹备战争所需的粮草、兵器等物资,国库被不断掏空,百姓的赋税负担日益沉重。

 随着战争的持续推进,这种消耗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社会矛盾也在悄无声息中不断积累、逐渐激化。底层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如野草般蔓延;贵族阶层之间也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了诸多纷争,整个社会危机四伏,西周王朝的根基开始出现了摇摇欲坠的迹象,曾经的繁荣昌盛仿佛只是一场虚幻的泡影。

 更为糟糕的是,周宣王步入晚年之后,性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变得愈发独断专行。往昔那个锐意进取、心怀天下的君主形象渐渐远去,如今的他,将自己视为绝对的权威,高高在上,听不进任何忠言劝谏。

 朝堂之上,大臣们出于公心、为国家长远利益考虑而提出的建议,在他耳中都成了无关紧要的杂音,一概被他置若罔闻。不仅如此,他还肆意妄为,滥杀大臣,在庄严的朝堂之上营造出一种惶恐不安的恐怖氛围。

 大臣们每日上朝,都如履薄冰,人人自危,生怕因一句话、一个举动而触怒宣王,招来杀身之祸。在这种高压之下,大臣们再也不敢直言进谏,国家的政治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经畅所欲言、群策群力的朝堂景象一去不复返。

 如此一来,曾经让西周王朝短暂重现繁荣的“宣王中兴”,就如同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虽曾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却终究只是昙花一现,迅速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公元前817年,即周宣王十一年的春天,温暖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古朴庄重的宫殿之上,给这座承载着无数权力与荣耀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此时,鲁国国君鲁武公怀着既忐忑又崇敬的复杂心情,带着长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戏,踏上了前往朝见周宣王的漫长旅程。一路上,他们马不停蹄,风餐露宿,车马扬起的尘土在身后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经过多日的奔波,终于抵达了周朝的王都。

 进入宫殿后,鲁武公等人依照礼仪,恭恭敬敬地向周宣王行了大礼。

 周宣王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目光缓缓扫过这三个年轻人。当他的目光落在公子戏身上时,却不由自主地停留了下来,且停留的时间格外长久。

 公子戏生性伶俐,模样生得极为讨喜,举手投足间都充满了灵动之气,仿佛周身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周宣王看着眼前这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喜爱之情,竟在一瞬间动了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的心思。

 周宣王的大夫樊仲甫,也就是仲山甫,敏锐地察觉到了宣王的意图,心中顿时充满了忧虑。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急忙忧心忡忡地前来劝阻。

 在宣王面前,他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地说道:“大王啊,自古以来,立君之法皆遵循长幼有序的规矩,这是祖宗传承下来的制度,历经无数岁月的考验,早已深入人心。如今若废长立幼,此乃不合旧制之举啊!这等违背祖宗之法的事情一旦施行,恐怕会在鲁国引发诸多纷争,让鲁国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这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都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啊!还望大王三思而后行,切勿因一时的喜好而坏了祖宗的规矩!”

 然而,此时的周宣王早已沉浸在自己的个人喜好之中,被公子戏的模样和气质所迷惑,根本没有将樊仲甫的谏言听进心里。他眉头微皱,一脸固执地坚持己见,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

 同年夏天,鲁武公带着满心的无奈与失落踏上了归程。回到鲁国后,他的心情始终郁郁寡欢,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不久之后,鲁武公便在这种压抑的情绪中郁郁而终。公子戏顺理成章地继位,正式即位成为鲁懿公。

 公元前807年,即周宣王二十一年,因鲁公子的继位问题,一场可怕的动乱终于爆发了。

 公子括之子伯御,心中对公子戏成为鲁国国君之事一直耿耿于怀,难以释怀。在他看来,按照长幼顺序和继承传统,自己才是继承鲁国君位更为合适的人选。如今公子戏却占据了本应属于自己的位置,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怨恨和不甘。在一些鲁人的支持下,伯御心中的怨恨终于转化为实际行动,他发动了政变,率领着一群支持者,气势汹汹地攻杀了鲁懿公,而后自立为鲁君,史称“鲁废公”。

 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无疑给鲁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原本平静安宁的鲁国大地,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社会秩序荡然无存,商业活动被迫停滞,农业生产也陷入了困境。人们在恐惧和绝望中挣扎,整个鲁国都被笼罩在一片黑暗的阴影之下。

 公元前797年,即周宣王三十一年,周宣王听闻了鲁国发生的这场动乱。他意识到,这场动乱不仅破坏了鲁国的稳定,也对周王室的权威构成了挑战。

 为了平息鲁国的内乱,恢复周王室的威严,周宣王决定出兵讨伐鲁国。在他的精心指挥下,周军迅速集结,一路浩浩荡荡地向鲁国进发。周军纪律严明,士气高昂,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便抵达了鲁国境内。面对周军的强大攻势,鲁废公伯御的抵抗显得不堪一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周军最终杀死了鲁废公伯御,成功平定了这场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