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最后的迷雾揭开

 作为一名接受过系统军事教育且实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小界方松立即就意识到自己中了对方的圈套,中国军队的目标不是整个福冈联队,他们真正想吞掉的是自己的第一大队! 

 自己一直认定对方不具备一举围歼整支联队的实力,可现在看来,对方显然也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该死!小界方松差点咬碎了牙根:“工兵中队!马上抢搭浮桥!炮兵就地建立阵地准备提供火力支援!” 

 步兵联队在倭军的战斗序列中大概相当于我们这边的团级单位(人数要多很多,当时中国军队一个团大部分只有一两千人),本来是没有直辖工兵部队的,只有在独立作战时才会由师团部视情况调拨专业技术兵种进行加强。 

 考虑到马鞍山地区有很多河流穿行其中,所以牛岛贞雄特意调了一支工兵中队配属给福冈联队,眼下果然派上了用场。 

 工兵中队立即就开始砍伐树木和铺设钢笺准备搭桥,炮兵中队也迅速展开六门九二式步炮开始火力压制。 

 很好,小界方松稍稍把悬着的心揣回去了一点,只要浮桥一架设好,只要联队主力能及时过江增援,那对岸的中国军队就会弄巧成拙。 

 如果中国军队在浮桥架设完成前就抢先歼灭第一大队的话,输的就是倭军,如果第一大队能顶住围攻,能撑到福冈联队主力过江增援的话,输的就会是中国军队。 

 时间!现在时间就是一切!小界方松抓得住关键,川军头号名将郭勋祺当然没有不懂的道理。 

 “通令全师,炮兵和重机枪开火,轻机枪伴随步兵攻击前进,务必要拖住东岸的倭军主力”。 

 等待已久的川军士兵立即掀开伪装,利用地形上的高差优势朝下射击,步兵则沿着山脚展开散兵线一边射击一边推进。 

 战场上最后的一片迷雾终于散去——小界方松一直在苦苦搜寻的144师原来就潜藏在东岸渡口两侧的丘陵地带! 

 赵骥之前甘冒过江时被半渡而击的巨大风险,为的就是不给倭军留出侦察搜索这片区域的时间,好让郭勋祺的144师能在关键时刻达成奇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