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温水煮青蛙

 马鞍山不是什么绵延亘长的大山脉,整个山区被长江一分为二,作为防御地幅的战役纵深并不大,在福冈联队稳扎稳打搜索推进了四天时间后,东岸尚未探明的地带已经非常有限了。 

 这片迷雾区域是小界方松最后的机会和希望,如果还捕捉不到144师的主力的话,那他就只能选择撤退了,因为一个星期作战时间是牛岛贞雄给它的死命令,现在只剩下了三天,根本不够渡江作战的。 

 就在小界方松几近绝望时,他刚派出的侦察小队就突然传回了一个令他喜出望外的好消息——终于找到144师主力的位置了。 

 侦察小队报告说,就在前方的江边上,大约有三、四千人的中国军队已经搭好了浮桥正在渡江! 

 追还是不追呢? 

 要是不追的话,对方就会顺利地渡到西岸完成撤离,福冈支队一根毛也休想留得下。 

 可要是追的话,东岸江畔的丘陵地带还没有进行侦察控制,目前依旧处于战场迷雾之中,这样做不符合倭军一贯的行军条例。 

 时间紧迫,必须现在马上就做出决定! 

 “第一大队立即发起攻击!”小界方松不假思索地发出进攻命令。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小界方松不是个优柔寡断的指挥官,何况在他的身上深深存在着那个时代的倭寇对中国军队的蔑视,哼,就算144师在前方有埋伏又能如何? 

 平型关战役中,101出动整个115师也只敢伏击倭寇不过大约一个大队千余人的部队,关家垴战役中,为了吃掉 倭寇一支不到六百人的小部队,彭帅甚至集结了八个团的兵力才完成战役。 

 小界方松对自己麾下近四千人的福冈联队有着绝对的自信。 

 …… 

 江边,赵骥焦急地催促着:“快!按照渡江条令抓紧渡江,鬼子马上就要到了!” 

 马鞍山之所以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金陵屏障”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长江在这里的水流变缓,是非常适于军队渡江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