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牛马市(第3页)
陆三郎乐呵呵的赶去驴车喂食。
“诺,快吃点鸡蛋,三郎一会你帮忙点我给你们打副车架。”
我放下碗筷,接过鸡蛋摆了一半下来塞入张木匠嘴巴:“外公,咱爷俩一人一半感情不散。谢谢您带我爹去买驴子,还要您帮忙打车架 。爹工钱可得加倍呀!”
“谢谢张叔了,对对对,工钱加倍。”
陆三郎笑眯眯的摸着大青骡。
“傻孩子,那是骡子,不是驴。一家人顺手的事要什么工钱。你爹还带着你婶子一起做生意,一副车架那是什么事,明日我还想去你家里修房子呢!外公也想你以后长大了送我一个大金镯子。”
“好好,外公也送一个大金镯子。不,送两个 ,一手一个招摇过市惹眼那些老太太”
二人哈哈大笑。
爷俩乐呵呵的去了木匠铺子丈量驴车 。
张木匠设计好草图,脸上就严谨了许多。一边挑选一边耐心讲解:“选木材可得讲究,车辕得用结实又有韧性的,像这根榆木,纹理顺直,能扛得住劲儿 ,做车辕再合适不过;车厢板得厚实些,这几块橡木就刚刚好。” 陆三郎听得认真,不时点头,伸手摸摸木料,感受着它们的质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张木匠拿起斧头,示范着砍去木料多余的部分,动作娴熟,斧起斧落间,木屑飞溅。爹也拿起斧头,学着老木匠的样子,可一开始有些生涩,老木匠在旁细心指导,纠正他的姿势。砍完后,爹已是满头大汗,却满脸兴奋。我乐呵呵的递上汗巾,端来茶水给他们。
接着是锯料,张木匠拉动锯子,节奏均匀,锯末簌簌落下。陆三郎接过锯子,费了好大劲才慢慢掌握了节奏。下料完成,张木匠就不愿意陆三郎搭手了:“三郎,你就边上瞧着出点力气就好了开孔这些可是精细活。”张木匠对比好支架,墨斗画线,炭笔标记,成竹于胸。拿起凿子铁锤开孔。木屑纷飞,空气中弥漫着杉木清新。父子二人新奇的张望。老张木匠又用刨子将木料表面刨得光滑平整,那刨花卷成好看的形状,落在地上。
妯娌三人也是带了点菜食,乐呵呵的进了院子。“爹,三哥你们回来了呀。好俊的一只骡子呀,挺贵吧!四哥快快帮我把菜拿厨房去 。”
陆四郎无奈苦笑,帮忙卸了背篓去了厨房放置,惠娘不放心的也去了厨房。眼神也是拉丝的张望着大青骡子。
晓梅新奇的摸了摸大青骡,也就失去了兴趣,过来弯腰搂着我。“诶诶,脏兮兮的就弄我身上,能不能去洗手?”
“我乐意,怎么着”说着还多趁几下。
“晓梅你可不能欺负我宝贝大孙,快带去洗手, 吵闹的很”
惠娘也出厨房出来,上下打量着大青骡。嗤笑:“张叔,谢谢您了,买驴还帮衬打车架。”
“惠娘,一家人不说俩家话,顺手的事。下午你们去买点桐油回家刷上就可以了。四郎别傻愣愣着,快来帮忙“
陆四郎乐呵呵的跑过来,加入打孔事业。师徒搭手。手头的活就快了,不似陆三郎那个门外汉。妯娌瞧着也帮不上忙挽着去厨房收拾午饭。一会厨房就飘香到了院子。
我跟陆三郎也帮忙不上。只能边上瞧着热闹。
晓梅端了盘鸡蛋炒萝卜干出来瞧见:陆公子别乐呵的瞧着了,快去把箩筐的钱数下,你爷俩去钱庄给兑换成银子了 ,家里都没箩筐了要。
接了任务,父子二人在屋檐下拿着麻绳一贯贯数好 。早上卖了950文铜板,4钱碎银,合计1两3钱50文加上昨晚的6两3钱20文俩天收入7两6钱70文。其中铜板1920枚整整3背篓。陆三郎望着堆晓梅房角的满忙当当铜板傻笑。
我不屑的白眼嗤笑:那三箩筐也就1两多,爹走吧,咱去兑换了银子带我去书坊转转。
陆三郎回神牵来驴车,抬上去铜钱,我们打了招呼也去出门去了。
“张叔,惠娘,我俩先去钱庄吧铜钱兑换了,你们午饭先吃”
张木匠乐呵呵:“啧啧不少银钱勒,你们快去快回,记得带点棉花桐油回来 我爷俩还得忙下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