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也能谋划王朝来自90年的戏子

第54章 牛马市(第2页)

 “老刘呀,有日子不见了。这我家女婿的三哥来集上买个驴,我这不寻思照顾兄弟生意”

 刘卖驴一听来生意了,热络的帮忙停下驴车:“二郎,来来帮忙把你张叔的驴车停好,草料多加点黄豆粉。”

 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不情愿的从火堆跑出来换上笑脸:“张叔,我帮你去喂驴子”牵着驴车走去牲口棚子。

 “你家二儿都这么大了呀,姑娘出嫁时候还是个黄毛小子呢?”

 “嘿嘿,是呀一晃眼就这么大了,你家晓梅我可钟意的很勒!老张头”

 张木匠白眼嗤笑:“可惜了,咱家里只有个姑娘,晚了哈哈,老刘走走带我寻个青壮的驴子。”

 “老张呀,你运气还真不错十四时候府城那边来了一批,走走带你瞧瞧,”

 三人到了草棚子后边

 一个露天用陈年竹子拦截起来的空地,圈养起来十几头牛驴骡子慵懒的咀嚼着稻草不时挥动尾巴拍打苍蝇,粪便被收集了一堆臭气熏天吸引了一窝黑乎乎的苍蝇。

 陆三郎有点恶心的捏了捏鼻子。

 “刘叔,这骡子给介绍个青壮点的”

 “陆三郎,这骡子可比驴子贵点”刘卖驴说着拉过一只青壮骡子掰开牙齿。“老张,你瞧瞧,牙齿6横的还是幼童呢!宝贝吧”

 张木匠走近掰开瞧了瞧边对陆三郎说:“民间也有“七青八白九长斑,咬到中区十二三”的说法,一般25年以上按牙口区定岁数,还可看眼包定岁数。这骡子确实幼童 皮毛也不错,老刘也照料的仔细”

 “瞧你说的,咱哥俩二十几年兄弟了。这骡子这批最好的一只了,你俩瞧瞧钟意了我给你个好价钱。”

 老张头可没回话,手指头捅了一下骡子屁眼沾了点屎尝了一口。“老刘你可不老实,这骡子瞧着皮毛发亮,牙口也年轻,这可是肠胃不好呀,都串稀好几日了吧?”

 陆三郎一脸懵,望了望张木匠欲言又止。张木匠给了个放心眼神。也就没说话站在张木匠身后。

 “老张呀,你放心亲兄弟呀,没成亲家也不能误了兄弟情义呀!这船上晃荡了半个月牲畜有点水土不服,黄豆面加点粗盐养俩日就好了。这样给你便宜点13两。”

 “老刘你这就不地道了呀,走走三郎再去瞧瞧。”

 “老张呀,周边都是一批下来的,我这头骡子真是最好的了,这样我给你搭上几斤黄豆面,有问题你爷俩退给我。”

 “十两”

 “那不成,弟弟我这就亏钱呀,这样11两,弟弟再搭上5斤黄豆面。”

 “三郎,付钱吧”

 陆三郎掏出银子付了钱。刘卖驴带二人去交割了文书。青年给牵来了那头骡子。

 “老张头呀,弟弟这可是心疼呀,要不是这倒霉孩子钟意了姑娘上赶着要搭个新房娶亲,我可不愿意贱卖了。下个月你师徒可得来给我修房,到时候喜酒咱哥俩多喝几杯。”说着踢了一脚青年 ,青年也只是讪笑麻利的给驴车套上。安排上黄豆面乐呵呵的伺候着。

 兄弟俩扯了会犊子告别。二人也着驴车出了牛马集市。

 陆三郎大口呼吸了一口好奇问:“叔,这骡子是不是真肠胃不好”

 “没有的事,黄豆面煮点热盐水喝几天就好了”

 “嘿嘿,谢谢叔了,养牛我会,骡子第一次。”

 “一家人客气什么,晓梅平时大大咧咧的往后还得你们多担待呢。不过这次你家里分了家,也是家里能舒缓不少, 听说你大哥上工的酒楼昨儿出事了?”

 “叔,我大哥上工的酒楼怎么了?”陆三郎紧张问道。

 “我也就听了邻里闲话,你家里大侄子去酒楼吃饭花了一两多银钱传到了街巷。王员外家里寻了账房去盘账,管事厨房一个个采买贪墨不少油水。”

 陆三郎舒了口气哭笑不得:“我大哥那人做事板正,不会糊弄人的。程亲家那么油子在厨房那么多年了,应该也没事。大侄子也是年幼不懂事了些。”

 张木匠叹气:“一两多的银钱吃饭呀,寻常人家可吃不起。咱家这种2月的伙食费。这样去消费也是惹眼呀。”

 到了张宅,我已经起床粗盐洗漱了下。喝着粥,倒了点酱油沾着油条。美滋滋的在房檐下晒着太阳。

 “远哥儿,外公不是给你煮了俩鸡蛋,你吃了没”老张头热情的跳下驴车小跑就来边上靠着我坐下。

 “外公,谢谢你了还没吃!”

 “那可不行,小孩子就得多吃鸡蛋多吃肉”说着起身去厨房拿来鸡蛋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