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捕鹅(第2页)
他正领着一群贵族,跪下给皇帝灵位叩首。
耶律贤眼神闪烁,想到前几日收到的线报,颇有些紧张起来。
直到中午,祭祀才告结束,皇帝圣驾抵显州。
辽代帝陵的另一个特点,是效仿汉时的陵邑制,在陵墓周围设置奉陵邑。
显陵附近就有个显州,作为奉陵邑,迁东京道渤海移民 300户作为守陵户。
作为奉陵邑的显州城,城墙用土夯筑,街道布局整齐,内外两城相套,呈一个“回”字形。
一般官吏和百姓在城郊居住,内城安放着已故皇帝的御容,建有奉陵州官的官署等,还有为皇帝驾临祭祀与禁卫部队服务的各种作坊。
中午在显州接见了东京道的官员,按照契丹风俗,耶律贤要进行“捕鹅”,以示自己不忘记祖先的勇武。
本来春捺钵应该去鸭子河捕鹅,但是那边正在打仗,所以只能在“灵河”做个样子。
“灵河”就是后世锦州的“大凌河”,汉代叫“白狼水”,到了辽代,改称“灵河”,金代以后方称“凌河”。
灵河流域山川形胜,是辽国重要的粮仓和贸易枢纽。
东丹王耶律倍曾作《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这个捕鹅,可不是捕家鹅,而是捕野生天鹅,契丹语称天鹅为“蒲鲁”。
大约在后世的下午两点,大队人马来到灵河河畔。
早有人探好了地形,侍卫们驱马围住了一块芦苇茂密,水草丰茂之地。
耶律贤身穿黄色猎装,在侍卫簇拥下,当先出来,肩上立着一只硕大的海东青。
耶律贤接过侍卫递上来的肉条,喂给海东青,喂完一耸肩膀,喝道:“去”
海东青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几圈,“呕呕”的叫了两声,便向西北方向猛地扎了下去。
随着皇帝的海东青升空,七八只海东青一齐被放了出来,众鸟在空中盘旋啼鸣,寻找着天鹅的踪迹。
片刻之后,芦苇荡中“哗啦啦”一声响动,一只硕大的白色天鹅被海东青赶了出来,惊慌失措的天鹅腾空而起,在空中啼鸣两声,就要向北逃窜。
但是海东青都是专门训练,用来捕鹅的,岂能容它逃走,七八只海东青分围上、左、右分布,不时抵近天鹅,用喙去啄它,天鹅当然不想坐以待毙,也用喙反击,群鸟你来我往,打得精彩纷呈,羽毛纷纷从空中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