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第二艺术
第460章 教化(第3页)
窦怀民笑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年纪尚小却已可堪君子,来吧。”
少年兴奋地跑过去,又急急忙忙回来将牛拴上喂上草料,再又跟进了教室。
教室很简陋,墙是用泥砖新砌的,屋顶是稻草垒的。
桌椅板凳都是乡民自己做的,只因里正说写字起码要有个写字的地方。
孩童年岁也相差很大,四五岁话还说不全的,十四五岁几近成人的,而且都是男娃居多,有个别女娃也是年纪偏小的。
男子才能为官,女子嫁人就是别家媳妇的旧有观念,不是简单一句男女平等就能迅速改变的,哪怕这句话是形同老天爷的天幕告知给他们的。
因为再怎么真的真理也必须先符合现实,要想改变,除非朝廷先扭转政策。
看着学童们盯着自己放在桌上纸笔的期待神色,教室外又围满了乡民,窦怀民想了想,且先问道:
“你们知晓我大汉的子民逢人见面或祭祀先祖时为什么都要行礼吗?”
看学童们懵懂的样子,赶牛少年反应过来传话。
但是该懵懂还是懵懂。
尚未蒙学的孩童自然答不上来,窦怀民便继续道:
“古人云:‘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人之所以能与野兽区别开来,能够学会耕作,学会织布穿衣,能够让我汉家天下何以走到今天,皆是因为有无数前人从未断绝为我们传道授业,这是传承。
又云:‘天生万物,而人何以敬天?’
上天和前人造就了今日的我们,就如同我们的父母生养了我们。
双膝跪地而五体拜之,就是我等后人对天和前人最大的敬意。
跪礼之大,非天地父母不当行,而我等后人与后人之间又当如何见礼?
从古至今,人多以右手执兵戈,兵为凶也,于是将左手遮住右手,以善对友,而凶掩于内,便是人与人之间传达善意的行为,仅由世代演化,这便成了礼。”
说罢,窦怀民展出双手以左手遮住右手,以手背示人。
学童们也便纷纷起身学了起来。
这便是一位先生与自己学生们的第一次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