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教化

盛夏的乡野酷热少荫,唯有繁花正盛的景色留人。

老牛慢慢悠悠拉着车上两个人,一个御车的少年正值青春却黝黑地像个老农,但仍有童趣偶尔挥动鞭子抽打冒头的野花。

一个是青衣束发的城里才俊,躺在书和粮食的堆里看不厌乡野的景色。

田间土路上人来往复留下的是赤足脚印,不穿鞋的多过穿鞋的,前方要去的村子想来会比城里才俊以为的还要贫苦。

路前头出现颗李子树,驾车的少年四顾无旁人便蹿下去爬上树,再回来时手里就多了两颗还泛着青的李子。

用并不那么干净却已是身上最干净的衣角擦了擦李子,再分出去给了才俊。

咬上一口酸得掉牙,但不愿意枉了人少年的好心,便细细嚼着,品着道:

“可惜了,该等它熟了再摘。”

“等不到熟,又不是山里的果子,谁路过都得摘两个。”

打开了话匣子,少年就好奇问道:

“先生你是长安人,听说还是长安的大家公子,怎的不在长安享尽富贵,却要接朝廷的令来乡里教书呀?”

“人生在世如只为声色犬马,岂非罔顾?传课授业虽称不上大志,却也是为民,亦是从心。”

“额……听不懂,但先生你肯定是个善人。

前面就到地方了,这个乡的里正和乡亲好像都出来迎你了呢。”

起身看了眼,不等牛车走近,乡人们自己就小跑着过了来。

下车正了正衣袍,对乡人们行礼作揖,但是明显年长为尊的里正却将礼行得比他还深,便又屈身以正礼数。

“怀民先生大可不必拘我这个小老儿的礼,先生贵为长安礼学太学生,舍弃在郡县大城授课,却甘愿来到我们这个穷地方教书。

荆州之下有武陵郡,武陵郡之下有迁陵县,迁陵县之下才有我们这个平邑乡,迁陵一县之地尚且名不出武陵,更何况是我们这个地无三尺平,民无三尺衣的平邑乡。

先生之大义,小老儿和乡民当行大礼待先生才是。”

名为怀民的才俊赶忙架住里正的身子,道:

“长者为尊,乡民为众,晚辈实承受不起,亦是因为晚辈愚钝入不了格物大学,这才退而求其次入了礼学,平心而论更担不起诸位恩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