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改革春风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后,实行了许多对当时内地来说具有绝对开创性的经济政策。

 

比如税收优惠: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可以减免进口税;对进入特区的企业,在所得税上实行不同程度的优惠税率,尤其对外资的优惠力度更大。

 

土地使用优惠:

 

外商用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使用年限、使用费数额和缴纳办法,申请获得土地使用权。

 

只要企业用地建设确能有助经济发展,审批流程往往都能一路绿灯,并且土地使用费方面还有着大量优惠政策。

 

甚至企业填海增辟的土地,从批准用地之日起,可免缴土地使用费10年。

 

企业经营优惠:

 

采用中国生产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生活用品,以及其他物质的外资企业,给予出口价格上的优惠。

 

并且进口生产所需的设备和物资,直接减免进口税。

 

除了这些政策,还有一个看似不起眼,实则意义重大的经济政策,那就是在深圳经济特区内,允许个人申请成为个体工商户从事商业、服务业、手工业等多种行业的经营活动,并逐步放宽雇工限制。

 

如小餐馆、杂货店、理发店、修理店等。

 

而在当时的内地,餐馆、杂货店、理发店这些行业,还是国营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在这些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哪怕在内地尤其是农村地区,会有一些个体商贩从事简单的商品买卖活动,但会受到诸多限制,规模也特别小。

 

深圳的这一改革政策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让个体工商户能够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迅速填补市场空白。

 

加速了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极大活跃了生产与消费的活力。

 

生产自由、买卖自由、经营所得归于私有的市场经济由此初步形成。

 

深圳试行经济改革开放的显着效果,证明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其成功经验也很快被应用到了内地。

 

不过这个时期的个体工商户还是有较多限制的。

 

比如只有城镇待业人员、社会闲散人员,以及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村村民等无工作人员可以从事个体经营。

 

退休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要开具家庭生活困难证明才能办理执照。

 

雇工也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