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363章 少年太子(第2页)

所以,永昌帝白天在紫禁城办公,晚上则在什刹海居住。

紫禁城和什刹海有皇家专用地铁联通,这个地铁只服务皇室成员。

乾清宫是永昌帝的办公场所,坤宁宫则是坤宁皇后的办公场所。

乾清宫里,永昌帝坐在镶满宝石的御座上,御座前面是一个巨大的楠木桌案。

楠木桌案前面是一个巨大的楠木椭圆形会议桌。

这是永昌帝开会的会议室。

今天内阁及各部官员全到了,显然这是一个内阁扩大会议,另外五军都督府人员也到齐了。

因为这是一个军事会议,主要讨论西征沙皇俄国的问题。

坤兴皇后也参加了,坤兴虽然是皇后,但她还兼任大明宣传部尚书。

永昌帝没有规定女人不得干政这一说法,但他将法律明细化,并在执行上实行官民平等,所以皇室人员基本上都在朝廷各个机构任职。

由于御座够宽大,所以坤兴皇后和永昌帝并排坐在御座上。

其高人一等的地位一目了然,这就是崇祯皇帝禅让帝位后要求坤兴必须要做皇后,其子必须为太子。

这也是崇祯所做的唯一正确的事情吧。

在帝后身旁的锦墩上端坐着一位身姿挺拔的少年,正是永昌帝与坤兴皇后的长子王锦繁。生于崇祯十八年(1645年)的他虽仅十六岁,眉眼间却已沉淀出超越年龄的沉稳。此刻他身着一袭玄色织金蟒袍,领口缀着象征储君身份的九旒白玉珠,腰间玉带上悬着鎏金错银的\"大明监国太子\"印绶,左肩斜披的赤绶上赫然绣着永昌帝亲题的\"山河永固\"四字篆文。

少年面若冠玉,眉骨处一道淡疤自额角斜入鬓间——那是两年前随征西军巡视叶尼塞河要塞时遭遇哥萨克突袭留下的印记。这道伤痕非但未折损其容颜,反在鸦羽般的眉峰映衬下平添几分锐气。他继承了坤兴皇后那双含威的凤目,眼尾微挑如剑锋出鞘;鼻梁却似永昌帝般高峻如昆仑玉柱,薄唇紧抿时隐隐透出铁血帝王家的凛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