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红颜知己(第2页)

 

当然,李学武也给现场执行人员做了交代,红星厂医院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医疗和药物准备,尽可能的往红星厂医院送。

 

路过的车辆一般都是单位干部的汽车,正巧是下班的时间,当得知如此严重的事故后,纷纷让出了汽车,用来运输伤员。

 

其实就算他们不让也不行,现场执行任务的人越来越多,相关部门一线人员纷纷往这边赶来支援。

 

有任何迟疑或者质疑问题,韩建昆都会拿着李学武的工作证过去沟通协调,通报现场的极端情况和现场指挥情况。

 

很明显的意思,谁要是不配合,那就请对方来指挥现场的救援工作。

 

一台救护车能现场急救一名重伤员,四到五名轻伤员。

 

所以在二十台救护车饱和式医疗救援的支持下,在机关车辆的大力支持下,现场的伤员在事故发生的第二十五分钟时就已经全部送走了。

 

当郑树森带着西城相关的领导赶到现场的时候,救护车刚刚离开,现场只剩下临时救援人员在集合登记,准备撤离。

 

而红星厂的专业消防人员到来后便立即开展了应急救援处置工作,这些临时参与救援的人员就影响他们的工作了。

 

所以李学武也是立即要求现场的安全和民政部门对参与了现场救援人员信息做登记,以便后续的表彰和表扬工作。

 

这一要求和安排得到了现场所有人的支持和肯定,也让那些满眼疲惫的医护人员和临时救援人员的脸上有了稍许的欣慰。

 

而围观的群众不乏有懊悔和跺脚的,如果刚刚那位李副团长在喊人帮忙的时候,自己能够主动伸把手,最少也能得个通报表扬啊。

 

懊悔也来不及了,早在安全部门一线人员赶到现场的时候,李学武就要求他们立即封锁了现场,禁止任何人靠近。

 

现在非专业人员撤离,西南门这里瞬间空了下来,也给接下来的案件调查工作提供了方便条件。

 

“学武同志,感谢你啊!”

 

郑树森满眼欣慰地握住了干儿子的手,用了用力气,语气干涩地说道:“我们从市里的会议上赶过来,路上听到汇报说是你在这里。”

 

“郑副主任,陈主任,江副主任,”李学武一一与从车上下来的几人握了握手,打了招呼道:“我们也是调研回厂的路上,凑巧赶上了。”

 

西城区主任陈志辉,副主任江淑芬,郑树森就不用介绍了,这两位其实也不用介绍,就在京城混,这两位西城的父母他必须得认识。

 

江淑芬最后握住李学武的手,满眼感激地说道:“多亏有你站出来啊,我们听到现场的初步汇报,心里就有了底儿了。”

 

“谢谢几位领导的信任。”

 

李学武谦虚地客气了一句,而后开始便介绍起了现场的情况。

 

从他发现爆炸后开始,每一步,包括初步判断现场形势、安排警情汇报和救援、稳定现场局势、疏散无关群众,召集临时救援团队等等。

 

一直到刚刚的急救车辆离开,消防工作展开,以及临时救援团队的登记工作,按部就班,井井有条,让刚刚赶到的几位领导频频颔首。

 

“所有受伤人员都做了初步的登记,无法完成登记工作的部分轻伤员和重伤员都已经送去了红星厂医院。”

 

李学武面色严肃地介绍道:“据初步统计,此次爆炸事故共有***人被波及,其中5人经现场急救人员判定为死亡,***受伤,9人重伤。”(此处数字敏感做隐藏处理)

 

几乎所有人,在听到了李学武所介绍的统计数据后,脸上的表情都变得严肃了起来。

 

“我知道了,谢谢你。”

 

郑树森再一次用愈加悲痛的声音说道:“现场勘查的情况怎么样?”

 

李学武先是看了一眼西城分局刚刚赶来的负责人,见他还没有充分了解现场的情况,便先一步做了基础的汇报。

 

“刑侦专家还没有赶到,我只是从现场勘查的情况,以及应急救援处理的基本情况来做出判断。”

 

他谨慎地介绍道:“凶手使用的应该是引爆装置,而不是定时炸弹。”

 

不知道为什么,李学武明显感觉到当他说出这一判断的时候,赶到现场的几位领导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却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据我的工作经验来看,炸药的引爆装置很简陋,一看就是延时引信。”

 

他认真地介绍道:“除了矿山、地质爆破工作外,现在很少会有人使用这样不安全的的引爆手段了,危险性特别的高。”

 

“也就是说,”不等李学武继续介绍,江淑芬主动开口询问道:“能初步排除特敌袭击的可能了?”

 

“您的意思是……”

 

李学武听了她的话稍稍一顿,便就立即反应了过来。

 

原来刚刚这几位领导的表情变化不是他的错觉,而是在等着他的介绍来初步判断是否为特敌袭击的可能。

 

“我只能就现场我看到的情况做判断和介绍。”

 

李学武还是先强调了一句,这才继续讲道:“如果我是特敌,我肯定会采用更加精密的起爆装置,比如闹钟、化学引信等等。”

 

“现场勘查到的引信装置最多只能延时10分钟左右。”

 

“嗯,你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判断很有可能是对的,”郑树森点了点他,说道:“你继续介绍吧。”

 

“嗯,我说说现场勘查到的第二点,”李学武点点头继续介绍道:“按炸弹的爆炸效果以及现场勘查到的火药残留物来判定应该是民用炸药,而不是部队或者特敌机构使用的炸药。”

 

“如果按照我的经验来判断,炸药应该在五公斤左右。”

 

一听到李学武连炸弹的基本重量都判定出来了,这些领导们就算心里还有所怀疑,可边听他介绍,也开始认真思考了起来。

 

 

“之所以判定凶手使用的是民用炸药,而非兵用炸药,是因为我们根据炸药残留物发现这是一种混合炸药。”

 

李学武强调道:“这种混合炸药非常危险,正规单位绝对不会这样乱用的。”

 

“此外,现场只有五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又才继续解释道:“如果是专业人员,一定会在炸药里放置杀伤力很强的钢钉、铁片等物质。”

 

“如果凶手真装上这些东西,现场的死亡人数肯定会在几十到上百人。”

 

就在李学武汇报的时候,安全部门的专家赶到了现场,同这边打过招呼后便进入到了案发现场做勘查工作。

 

李学武眼看着天要黑了,便加快了介绍的节奏。

 

“据现场调查取证和指认,五名死者其中四人是本地居民,均有相熟的邻居或者同事指认确定身份,但还有一个人不知身份和户籍。”

 

“尸体还能拼凑大体完整,你们可以看一下。”

 

李学武带着几位领导往现场做了指引介绍,在工具的帮助下翻开死者头颅,还能依稀看清原有的面貌。

 

其实他在做介绍的时候,刚刚赶来的专家组成员里,那位带队的负责人并没有立即去现场勘查,而是听起了李学武的汇报。

 

只等李学武介绍完了,他这才主动开口,问了之前没听到的几个关键情况,看着现场也是不住地点着头。

 

“我是市局的杨光华。”

 

这位负责人打量着李学武问道:“您就是破获了前年12·21大案的李学武同志吧,久仰大名了。”

 

他主动伸出了手,客气道:“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您客气了,我并不擅长现场勘查,也没有多少工作经验。”

 

李学武比他还要客气,毕竟这位头发都白了,万万不敢跟人家充专家身份。

 

“这些都是临时发现临时判断的,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您多多批评纠正。”

 

“不用这么谦虚,你说的这些都很容易验证,”杨光华认真地讲道:“如果没错的话,那首先就可以排除掉特敌袭击了。”

 

说完这一句,他又蹲在了第五名死者的身边,同法医一起看了起来。

 

其实李学武带着领导们过来的时候,法医就已经看了一会儿了,基本的情况在他们眼里自然了然于胸了。

 

没有出言否定李学武的介绍,其实就是一种默认和肯定。

 

倒也不用追究和责备现场救援人员挪动了这具尸体,因为想要仔细勘查,就没有个不移动。

 

不,不能说移动,应该说拼接。

 

用现场找到的,对不上受伤人员号的残肢勉强拼接在一起的第五具尸体。

 

现场看到的,这一具尸体损坏太严重了,碎成好几段,一只胳膊甚至被炸出商场外,头颅也被炸飞。

 

“李学武同志,你一定有所判断了吧?”杨光华也不知道李学武现在的职务,只能直呼名字带了同志,“能说说吗?”

 

“这个……”李学武皱了皱眉头,仔细打量着散碎的尸体,又看了杨光华一眼,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我怀疑是自杀。”

 

众人:Σ(っ°Д°;)っ

 

“嗯,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杨光华甚至都没注意到大家惊讶的表情,蹲在尸体旁说道:“按照爆炸案的基本判定原则,一般距离爆炸点最近的人嫌疑最重。”

 

“杨主任,您的意思是——”江淑芬皱着眉头询问。

 

“嗯,他很有可能是为了报复社会,而专门选择人多的地方同归于尽。”

 

杨光华肯定的语气让在场的几位领导瞬间眉头一跳,怕特敌,也怕民怨纠纷啊。

 

“其实看出这一点不难。”

 

见李学武弯着腰站在了自己的身边,杨光华很主动地捏了地上的镊子,开始指点李学武。

 

“首先你看这里,”他指了指尸体的腿部,又指了指不远处的群众讲道:“现在是四月初,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大家穿薄衣服,可他还穿着棉衣棉裤。”

 

“其次是这里,”杨光华用镊子点了点死者做工粗糙的土制布鞋,介绍道:“这样的鞋,来这逛街的城里人基本不会穿,只有农民才会穿。”

 

“最后是这里,”他又指了指死者附近的一个黑色手提包,介绍道:“你们刚刚现场勘查到了爆炸物残留,其实这里面也有,一闻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