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有钱了(第3页)
李越安等他们说完,这才表示所有的玻璃制品都按琉璃的价钱出售,有要的直接找周进就行。先买先得,售完即止。众人听了,也不再围着他了,全跑到周进跟前去了。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除了做玻璃窗的平光玻璃,其它的器皿加在一起也就三千件,被在场的商人给包圆了。至于平光玻璃,也卖出去近百块。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等人走了,李越安看了账本,还是吓了一跳,竟然卖了十几万两银子,这还是他们没卖太贵的缘故。岂不见,那些商人离开的时候,个个喜笑颜开就跟捡钱了一般。
商人们也不傻,得了宝贝后,立马展开了自己的关系网,开始将自己买到的玻璃制品往更富裕的地方卖,而且价格还翻了一翻。甚至于有门道的,手里的东西才出出去,就又找上了李越安。眼见着圣旨还没来,李越安只得让官窑每天加班烧制,所以自然是来者不拒。
眼见着手里有了钱,不仅官窑被修葺一新,连着城墙和县城里的各条官道都扑上了水泥路。因着修路,再加上还在修的运动场,不少进城找活干的农民有了工作,整个县城都热闹的很。
六月初的时候,圣旨总算是到了阳武。圣上称赞李越安献方有功,赏了他好几百金。除了平光玻璃,其它玻璃制品都被纳入了皇家贡品的品类里面,日后倒是不好再拿出去卖,毕竟都要上贡的。来宣旨的公公走的时候,还将官窑里面的两个烧玻璃的工人带去了京城。
李越安早想到这个结果,在这个时代,好东西特权专属是不争的事实。好在平光玻璃还可以卖,以后老百姓也可以用玻璃窗了。至于玻璃碗这些,不是还有陶碗可以用不是。兴许那一日,皇家觉得玻璃也不过如此,寻常百姓家也就可以用了。不过这些都不是李越安需要操心的,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他要操心的事多着了。毕竟是第一届,很多流程都得提前走一遍才行,不然到时候等百姓们都到场了,闹哄哄的像什么样。
对于运动场,老百姓们好奇的紧。修好后,他们也已经进去瞧过,中间是草地,四周都用高高的木棚围着。木棚有好几层楼高,木棚里面有六七层的阶梯,阶梯上排着整齐的座椅。听说运动会举行前还要搞开幕式,这会子运动场中间已经搭起了高台,黄家班时常在台子上排练。还有人拿着喇叭一样的东西,站在台子上说话,声音传的老远都能听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