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有钱了(第2页)

 

 等李越安带着一只琉璃盏回来时,已经是三天后。回来后,他立马让人在县衙布告栏上贴了个消息,说是官窑要招人,而且还要招不少人,一下子就要招五十人。
 

 最近,因着衙役们到处抓大梦教的余孽,县城里人心惶惶。这布告一出,人们立马忘记了大梦教的事,开始询问招人的要求。以前,给官窑做事那可都是摊徭役,如今县衙做什么都给工钱,他们倒不像先前那般抗拒。君不见,水泥坊的那些人过的什么日子?三天就能吃一回肉,一月有三百文的工钱可拿,他们想进进不去呢。这会子正后悔着了,谁还没一把子力气。好在水泥坊但凡接到活,就会对外招短工,一日一算从不拖欠,也好的很。不少人天天蹲在水泥坊门口,就指望自己能领到活干。
 

 李越安带回来的那只玻璃盏,杨晚照只欣赏了下,就让杜若给包了起来,她准备拿这只玻璃盏当敲门砖。所以这只玻璃盏,她准备送去侯府。毕竟这东西,在批量生产前,普通人根本用不起,先赚一波再说。天底下哪里的有钱人最多?当然是京城。
 

 想着玻璃还可以做玻璃窗,杨晚照就问李越安要不要先烧几块献给皇帝。李越安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担心,利润太大,他担心他们吃不下。所以点完头后,他一脸

犹豫的看着杨晚照。杨晚照让他有话直说,他这才说要不直接将方子献给皇帝算了。就算他们不往上送,也是迟早的事,兴许还有可能被某人夺去表功。
 

 杨晚照倒是无所谓,说是既然都献方子给皇帝了,玻璃盏也不用往侯府送了。等皇帝下了谕旨,他们再看就是。当然,在皇帝下谕旨这期间,他们得赶快烧些出来拿去卖。这样想着,两人又想着还是拖一段时间再往上献方子的好。这一拖,就拖到了五月。为着能尽快的回收一笔钱,李越安举办了一场招商大会。没错,就是招商大会。不仅请了阳武本县的商人,还请了早前跟小羊加工坊和香皂坊有生意往来的外地商人、连西域来的商人都有。
 

 在大家都在问玻璃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他让人抬了几箱玻璃器皿进来展示。箱子普一打开,众人恨不得扑上去。甭管什么玻璃不玻璃,这就是琉璃,还是透明琉璃。天,这纯度,他们要发了,他们一定要拿下这批“琉璃”。
 

 李越安对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还主动让他们拿起里面的玻璃盏和玻璃灯看。众人看了后,溢美之词频出,开始问起价来,还互相争了起来。这个说我要这些玻璃碗,那个说我要那些玻璃灯。还有指着那一箱平光玻璃问那也是要卖的,有什么用之类的。李越安适时介绍了下平光玻璃,说是安在窗上,可比窗纸好用多了。
 

 众人闻言只觉得奢侈,有心想问问这样的好宝贝他是那来的,有怕他生气,硬是憋在了心里。
 

 李越安哪里不知他们在想什么,当既表示,这些东西都是官窑烧制的。方子他已经派人送去了京城,不日之后就会献给皇上。之所以拿这么一批玻璃制品出来卖,实在是阳武太穷了,想着换点银子好修条水泥路。众人一听立马收起了自己的小心里,转而拍起了李越安的马屁,表示他们也想为阳武的发展做点贡献,让李越安多卖几件给他们。他们打的好算盘,哪怕卖不出去,自己留着也不错。这东西,兴许以后就成贡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