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九针论(第3页)


 老孙:(竖起大拇指)您这一讲,还真明白了点儿。


 第三篇:身形与九野的对应及其他知识


 小岳:(接着说)这还没完呢,黄帝又问了,这身形和九野是咋对应的呢?


 老孙:(好奇地问)是啊,咋对应?


 小岳:岐伯就说了,左足对应立春,日子是戊寅己丑;左胁对应春分,日子是乙卯;左手对应立夏,日子是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对应夏至,日子是丙午;右手对应立秋,日子是戊申己未;右胁对应秋分,日子是辛酉;右足对应立冬,日子是戊戌己亥;腰尻下窍对应冬至,日子是壬子;六腑膈下三脏对应中州。这里面还有大禁,就是太一所在的日子,还有那些戊己日。这些日子啊,得好好观察八正的位置。要是身体上有痈肿,想治疗,可不能在和痈肿对应的日子去刺破治疗,这就叫天忌日。


 老孙:(惊讶)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忌讳呢!


 小岳:那可不。还有呢,人的身体和情志不同,生病的地方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形乐志苦,就是身体舒服心里苦,病就容易生在脉上,得用灸刺来治;形苦志乐,身体辛苦心里高兴,病就容易生在筋上,得用药温熨、导引的方法治;形乐志乐,身体和心里都高兴,病就容易生在肉上,得用针石治;形苦志苦,身体和心里都苦,病就容易生在咽喉,得用甘药治;形数惊恐,老是担惊受怕的,筋脉不通,病就容易生在皮肤麻木不仁上,得用按摩和药酒治。


 老孙:(感叹)这中医讲究还真多。


 小岳:五脏气也各有特点,心主噫,就是爱叹气;肺主咳,容易咳嗽;肝主语,说话方面容易有问题;脾主吞,吃东西啥的可能会有异常;肾主欠,爱打哈欠。六腑气也有表现,胆为怒,容易发怒;胃为气逆哕,容易打嗝、胃气上逆;大肠小肠为泄,容易拉肚子;膀胱不约为遗溺,管不住尿;下焦溢为水,容易水肿。


 老孙:(笑着说)您这一讲,感觉人体还挺复杂。


 小岳:(兴致勃勃)还有五味呢,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还有五并,精气并到肝就容易忧愁,到心就高兴,到肺就悲伤,到肾就恐惧,到脾就害怕。还有五恶,肝怕风,心怕热,肺怕冷,肾怕燥,脾怕湿。


 老孙:(无奈地摇头)您这说得我都快记不住了。


 小岳:(笑着说)这《九针论》里的知识啊,博大精深,咱今天也就是挑了点儿给您讲讲,要是真深入研究,那可得花不少功夫呢!